美剧一直都是好莱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上世纪50年代就有《希区柯克剧场》这样的精品,80年代初出口中国掀起美剧热,90年代就“遭遇”大卫-林奇等好莱坞大导演试水,如今已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有着自己完整的生产链条和产业规则,其整体水准以及影响力足以和美国商业电影平分秋色。美剧和美国电影,就像是好莱坞里的一对双生花,我们可以看到《雷神2》情节串接到《神盾局特工》,听到扮演《美队2》13号特工的艾米丽-万凯普引得《复仇》剧迷阵阵感叹……二者各自独立却又关系密切,共同组成这个世界影视工厂的艺术图画。
然而,在中国的过去几年里,我们提到好莱坞唯一想到的就是电影,想到奥斯卡、泰坦尼克号、恐龙、超人、罗马假日……,如今,艾美奖、权力的游戏、越狱、谢耳朵、女巫……一系列来自好莱坞的美剧元素像是流感病毒般闯入我们的视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丰富更廉价的乐趣,给我们的艺术创意更多样更新鲜的内容,甚至于美剧本身独特的运作模式也给予了我们好莱坞电影所不能给予的娱乐产业上的宝贵经验。因此,这里所说的“颠覆”,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旁观者的姿态而言的,好莱坞不再单纯是电影的代名词,一场LIVE版的“权力的游戏“已经上演。甚至可能真的会有那么一天,艾美奖会超越奥斯卡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好莱坞”这个名词也会从特指的电影工厂变为美剧工厂,那才是美剧迷们举杯庆祝的日子。
监制、主编:陈弋弋
副主编:钱德勒
策划、撰稿、编辑:梵一
为您荐剧:《权力的游戏》
创意的颠覆,以《权力的游戏》为例
美剧的“无所不包”与电影的“不及备载”
《指环王》和《哈利-波特》风靡全球的事实证明了魔幻题材在影视市场上不可比拟的商业价值。《权力的游戏》以“创造奇迹”的高姿态打破了魔幻剧难以取得成功的美剧“魔咒”,一举颠覆所有好莱坞魔幻电影的创意水平,成为魔幻影视界不可逾越的高峰。
颠覆的前提:商业大片趋于保守,美剧的空间越发无限
《权力的游戏》之牛可以用如下的数字说明:自第一季开播以来,每一集都几乎保持有500W人次的收视率,第四季首播超过660W,成为近八年来HBO电视台的收视冠军;去年的第三季每周都有平均1440万观众通过直播、回放、点播和HBOGO网络平台观看这部剧集;在影视网站IMDB上,《权力的游戏》评分已达到9.5分之高,在豆瓣电影,第一季也以9.2的高分位列榜头;每一季的开播都会对同档期上映的电影票房产生负面影响,有国外网站调查称第二季一度让《饥饿游戏》的票房损失了3%到5%……
奥斯卡热门影片一年不如一年好看,好莱坞电影愈发趋于保守之势成为不少影迷的共识。为了票房数字的保障,好莱坞电影创作者选择题材的视野日益狭窄,即便是够味儿的艺术片不在乎观众多寡,也难以逃避观众太少的事实。与之相反,美剧的创意却愈发百花齐放。或许,的确如美国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所说的,“相比美剧,电影的创意、想象和表现力都居于下风”。
以《权力的游戏》为代表的美剧对好莱坞电影创意的颠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它在篇幅上的优越性。《指环王》的加长版容量11个小时,《哈利-波特》系列总时长也不过20小时,比起《权力的游戏》已播和未播的时长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当大部分的商业片为了讨好全球市场,故事越来越浅显,内容越来越求同避异,《权力的游戏》却给予演员、导演、编剧创意的无限可能,以其无限且有序的创作空间囊括了成千上万形象饱满的人物角色、怪诞独特充满想象的风土人情,其空间之完整、细节之丰富、叙事之恣意让人感叹。借用翁贝托-艾柯的两个名词,美剧的“无所不包”与商业大片的“不及备载”形成鲜明对比。
为您荐剧:《罗马》
颠覆的地方:《权力的游戏》实现了情节与现实病毒式互动的高级玩法
《权力的游戏》剧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原著的精彩,就连电影导演蒂姆-伯顿也拜倒在这部小说的石榴裙下,评价其称“最大的闪光点就在于经久不衰的描绘世事”。在如何让现实中的读者接受这片虚构的大陆上,原著本身下了一盘很大的棋,比如,纵然情节被奇幻色彩所掩饰,我们依然可以解读出不列颠乃至欧洲中古世纪王权历史的痕迹,感受到欧洲神话式恢弘磅礴的叙事蓝图,人物角色之间对权力的渴望和欲望的挣扎也是现实中人类共通的特性,即便小到同性恋角色的刻画都带着鲜明的古希腊断袖风范。电视剧《权力的游戏》脱骨于此,恰像李安的电影一般,挑逗起粉丝解读的欲望,进而产生如同《少年派》一般口碑传播的影响力,电影能做到的,美剧也做到了。
其实,在好莱坞电影史,不乏剧情与现实互动的经典例子,只是“边拍边播”的美剧显得技胜一筹。边拍边播使不少美剧走到烂尾和不知所云的“自杀”式境地里,另一方面却也给予创作者观察收视率、观众反应的好机会,可以根据数据、口碑适当调整故事的脉络走向、角色的定位和性格,甚至救己于“腰斩”边缘。我们对《权力的游戏》第三季结束时的“血婚”情节记忆犹新,它恰当时机的出现,就像海啸一般一夜之间震惊全球,网友纷纷在社交网络上惊叹情节的血腥,本集视频的下载播放量也飞速蹿升。“血婚”挽救了第三季略微低迷的收视,保障了第三季季终的圆满,更是为第四季首集收视的暴涨铺垫了基础,一石三鸟,堪称美剧史上最震撼的情节之一。
为您荐剧:《真探》
艺术的颠覆,以《真探》为例
全剧拍出高冷范儿,谁说电视太低端?
比起英剧《神探夏洛克》里花里胡哨的商业元素,《真探》无疑是一部太过于正经却又另辟蹊径的侦探剧。对比《夏洛克》的人气,《真探》的红火显得没有那么容易,除了男主角马修-麦康纳登上奥斯卡新科影帝宝座为其加持了一把人气,以及固定的来自“芬奇粉”的拥蹙,它的名声一直都是依靠每一集绝佳的品质和口碑积累起来的。《真探》大结局,HBO网站因不堪重负而崩溃,能取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对于这样一部并不是人人都会喜欢的高冷剧集来说实属不易。
颠覆的前提:“神剧”艺术价值媲美好莱坞经典电影
神剧《真探》并不满足于普通侦探影视作品里的对刑侦知识的科普和逻辑线索的整理,而是把案件放置于“两个个性鲜明的主角某一段人生”的舞台上,在吸烟和咒骂、衣食和住行、人性和交际之中,把多重悬念加以深化和推进,强迫观众融入情境里,成为案件的一部分,这怕是不少《真探》剧迷虽觉枯燥但仍追下来的原因之一。
关于《真探》神话般的艺术含量,国内外的讨论已经很多:三集交代线索,三集爆发矛盾,两集g.c推进,三幕结构的剧本就像是一部超长版电影;关于救赎、关于阴谋,关于思考……雅痞范儿的台词,透露出深邃的宗教、哲学、心理学的意味;打破传统的叙事方式,两线交叉,以大量的字幕和人物口述承前接后,凌乱却极具野性;高度契合的“双雄”设定,主角情感丰富、形象饱满、性格鲜明,足以秒杀“卷福和华生”式肤浅的人物设定;35mm胶片全程拍摄,凯瑞-福永个性化的影像语言,保证了每一格镜头的质量;伍迪-哈里森以及马修-麦康纳的表演收放自如,情绪恰当,模糊了角色善恶的界线……《真探》足以媲美高质量好莱坞电影,每一段表演、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都经得起仔细的推敲。在微博上,一篇“他们如何拍出(第四集)最后一个镜头”被争相转发。有粉丝感叹,今年的艾美奖还未开始,它早就锁定了最佳剧集、视帝等多个奖项。
为您荐剧:《双峰镇》
颠覆的地方:《真探》引起了电影人的集体狂欢
《真探》的艺术价值无需长篇赘述,自其开播之日起,就引起了国内大面积的影评人、影迷、电影从业者的狂热崇拜。尤其在第四集的长镜头播出之后,成为《真探》脑残粉的媒体从业者大有人在,微博账号为@红袖添饭ing的撰稿人感叹,“《真探》仿佛林奇、芬奇、诺兰三位一体的作品。这逼格,确实高得有点吓人”。微博为@torovandako的资深影迷则表示,“碉堡了,又是不给其它美剧活路的节奏,看了第4集的人都懂吧”。自此之后,关于剧集本身的新闻、解读、段子不绝于耳,包括女物娱乐以及汇集了大量资深影迷的迷影网在内的多家网站、媒体都登载了评论、解读的文章。
美剧的神剧不止《真探》一部。90年代,大卫-林奇导演的美剧《双峰镇》同样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绩,其带来的艺术冲击力让诸多电影人感怀至今。只是,在《真探》出现前的近几年,大量的美剧被引进,还没有哪一部在艺术价值上能吸引到如此之多的电影人关注,有位媒体人在他关于《真探》的评论里这样说道,“此剧足以载入美剧青史,使肾上腺素失火的六分钟”,可见它的实力。
在第一季的结尾,拉斯特对马蒂说,“以前,这个世界只有黑暗。要我说,是光明占了上风”。而面对今日的好莱坞,我们也可以说,“以前,这里只有电影。要我说,如今美剧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