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公里行程、400个调研地点、150个拍摄地、1000小时高清素材,历时一年的跋山涉水和风餐露宿,《舌尖上的中国2》终于将在本周五晚与观众见面。昨日,《舌尖2》在京举办开播首映会,晨报记者得以在这场“试吃会”上先睹为快了两条片花。令人眼睛一亮的是,上海本土的“铲刀帮”传人及“扣三丝”等本帮菜成为此次“试吃会”的绝对主角,总导演陈晓卿也在随后接受晨报记者采访中表示,本季《舌尖2》中上海的“戏份”会比上一季多很多。
结构更故事化
讲美食更关注美食人生
作为今年最受期待的国产纪录片,制作期长达两年且开播期屡屡跳票的《舌尖2》可谓磨尽观众耐心,连当天为《舌尖2》站台主持的白岩松都开玩笑说,“思念了将近两年之久”。慢工出细活,昨日这场被戏称为“试吃会”的首映会上,公布了两段《舌尖2》的长片花,无论是品质还是技术,都保持了上一季的高水准;而印象最深刻的是,相较于《舌尖1》,《舌尖2》在“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这一主题上更为深入,陈晓卿本人亦表示,《舌尖2》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令人深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记者发现,《舌尖2》基本延续了《舌尖1》由美食透射饮食生活、中国文化的叙事结构,一种美食对应一段人情世故。当天播放的第一段片花是陈晓卿屡次提到的采蜂人的故事,同时也是本周五即将与观众见面的第一集《脚步》。片中讲述了蜂蜜的制作以及各地采蜜人的故事,其中用很大篇幅刻画了一对四川乐山的采蜜人夫妇的人生故事。他们每年要奔波300多天,辗转两万里,背着蜂箱定期从乐山走到甘肃,为的就是不停换地方追逐花开的季节,给蜜蜂找个好的环境。通过介绍蜂蜜的来源和做法,其实是在讲述采蜂人夫妇的“甜蜜人生”,尤其当女主人公笑着抱怨老公当年为了娶她,对她说“一生我要让你从事甜蜜事业”时,那种苦中作乐、相伴一生的朴素情怀,让大家在笑声中有所沉思。
风格更个人化
武侠风拍摄上海本帮菜
与《舌尖1》相比,《舌尖2》的叙述风格更加个人化。据陈晓卿透露,8集纪录片,每一集都有一个导演专门负责,在拍摄和剪辑过程中,他一直鼓励导演们要有个人风格化的东西,而此次参与摄制的导演,都是非常有才华的80后,对纪录片有着各自的追求。
《舌尖2》中随处可见到对经典电影的致敬。比如,《脚步》借鉴公路电影的风格;《家常》中的场面调度和人物关系表现,使人联想到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和李安的《饮食男女》;《相逢》借鉴葡萄牙大师奥利维拉的《我要回家》;而《秘境》追求的是BBC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播放的第二集《心传》片段,明显借鉴了武侠片的风格,讲述源自上海浦东三林的“铲刀帮”传人李伯荣将上海本帮菜传统手艺传授给后人的美食故事,像“扣三丝”等上海本帮菜中的明星菜品以及位于城隍庙的上海老饭店,都让这一集带有浓重的上海色彩。一段本帮名菜“扣三丝”的刻画中,李伯荣的两个孙子在爷爷的“噼啪“声中举重若轻的刀功展示,犹如宫二在雪地中舞动八卦掌,在这里,刀功和武功有了异曲同工之妙;而李伯荣在众弟子簇拥之下端坐高席的镜头,更是让整个画面充斥着“一代宗师”的气场。
事实上,《舌尖2》中的上海元素远不止这些。除了有上海美食作家沈宏非担任总顾问外,更有两位上海籍导演邓洁和陈磊加盟,《心传》及《家常》就由他们牵头制作。邓洁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除了短短的片花中率先披露的“铲刀帮”和“扣三丝”,《舌尖2》中还有不少关于上海美食的故事和镜头,更将有一个上海人心领神会的代表性美食登场。
团队敬业拼命
150分钟素材剪取1分钟
从拍摄到后期制作,《舌尖2》用了近两年的时间。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到精益求精,整部纪录片的片比高达150:1,也就是说,观众看到每一分钟的画面,都是从150分钟的素材中剪辑出来的。对此,导演之一的李勇透露,为了能够一次性拍摄成功,他们会做很多试验,一段短短几分钟的爬树寻蜜,就花了大概4个多小时,而且还是抓拍,拒绝让人物“表演”。在剪辑时,每个导演都像“割肉”一般,整个取舍的过程非常痛苦,大家想的是,必须把最好的东西呈现给观众。
记者了解到,《舌尖2》的镜头之外有着无数辛酸与辛苦。本周五晚的第一集《脚步》开头,主人公徒手攀爬近40米的大树寻蜜,一旁的摄像机同步跟随他的身形攀升,镜头与人物,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都是配合无间。令人意外的是,这段画面居然是导演李勇只用了单根威亚亲身试险捕捉到的,因为太过危险,事后还被陈晓卿大骂一顿,并警告今后在摄制组内严禁这种危险举动。对此,李勇昨日也透露,当时因为不具备机械操作的条件,只是靠几位当地藏民帮忙,靠几个滑轮把人拉上去,所有希望都拴在那根绳上,可以说是命悬一线。
在第8集的拍摄花絮中,会呈现很多这样的幕后故事。陈晓卿透露,有一位摄像师为了拍摄香椿,鞋底被扎木刺穿,整双鞋都破了——摄制组就是用这样的投入和激情,为观众们带来精彩的“舌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