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2》“争议母女”看国人价值取向

2014/5/14 10:44:1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网友抨击的焦点除了“河南人做上海红烧肉”外,关于陪读妈妈为了女儿前途,忽视老家丈夫和病母的争论最为激烈。独自陪伴女儿异地求学,尤其租住在上海这个压力山大的城市,全职陪读。如果我们批评子钰妈妈为了女儿牺牲了家庭,那么要么是我们忘了自己母亲的牺牲,要么我们从没做过母亲。

《家宴》海报

《家宴》海报

子钰母女

子钰母女

  女物娱乐讯 上周五晚,《舌尖2》如期播出第四集《家常》。原本这个最充满家常菜味道、最贴近家庭生活的分集却因一对母女而陷入《舌尖2》开播以来,最大的一次话题争议。网友抨击的焦点除了“河南人做上海红烧肉”外,关于陪读妈妈为了女儿前途,忽视老家丈夫和病母的争论最为激烈。有网友直指这位妈妈“太功利”、“三观不正”。

  独自陪伴女儿异地求学,尤其租住在上海这个压力山大的城市,全职陪读。这位妈妈的艰辛与孤苦自不必说。然而搁下主人公价值观正确与否暂不谈,片中子钰妈妈自愿的生活选择和付出却招来网友铺天盖地的谩骂,这种不认同就抨击,群起而攻之的现实网络暴力或许更为可怕。《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说:“节目可以争论,攻击片中人物就无聊了。”在各种“价值观扭曲”、“功利妈妈”的指责下,《家常》导演邓洁更内疚感慨道:“5月11日是母亲节,对她来说,这是一个不完美的母亲节。”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的言论同样适用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换言之,我不认同你的生活,但我尊重你选择何种生活的权力。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网友的激烈批评是对中国家庭伦理的坚定捍卫,不如说是已之活法强加于他人,排异主义的生活绑架。争论的核心其实就是价值取向,即依据自己的价值体系,衡量子钰妈妈这样做应不应该,值不值?

  为了女儿学琴,从河南来到上海陪读。节衣缩食,全职照顾女儿起居只为她能学有所成,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子钰妈妈忍受异乡孤苦和家庭内疚,扛着巨大经济压力也要为艰苦求学的女儿做一碗红烧肉的举动已经给出了答案。在母亲眼里,女儿是希望,是美好生活的延续,为女儿牺牲一切都是值得的。即便奶奶化疗,母女俩不常回家,这也并非她们意愿,而是现实的某种无奈和舍弃。好比“常回家看看”说起容易做起来难。你追求了什么,相应你就会失去什么。价值取向决定价值行为。子钰奶奶生病拍耽误孙女学习,不让常回来;爸爸忍受妻女分离,独自养家;妈妈舍弃自我,全程陪读……一家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子钰健康快乐,早日成才。于观众而言,这是个因小失大的生活选择。但对子钰家人而言,没有值不值,只有为了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中国的教育传统。片中子钰妈妈“陪读”在中国并不是个案。为了让孩子考上好的大学、中学,由中小学生的父母组成的“陪读大军”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曾有统计,中国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读现象。那些陪伴孩子的父母,忍受着孤独、困苦,暂时的分离,为子女提供后盾和保护。他们的辛劳与付出才烹制出了家庭生活中最真实、最幸福的美味。正如邓洁所说:“在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艰辛与无奈,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你可以不认同、不选择这样的生活,但像子钰妈妈这样善良、坚韧,默默奉献的中国式母亲尤为值得我们理解和尊敬。

  母爱是无私的,也是自私的,无可厚非!陪读家庭的苦与乐,外人难以品尝。如果我们批评子钰妈妈为了女儿牺牲了家庭,那么要么是我们忘了自己母亲的牺牲,要么我们从没做过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