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女人》献礼七一 军装徐帆英姿飒爽

2014/6/10 11:44:0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七一”临近,军旅题材大剧《戎装女人》6月7日起在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合家欢剧场”掀起热播风潮。除了欣赏片花外,来自白云街超华艺术团、梅花街梅花艺术团腰鼓队,以及赤岗街水兵艺术团为大家带来了极具观赏性的舞蹈表演。

《戎装女人》

《戎装女人》

《戎装女人》徐帆

《戎装女人》徐帆

  新快报讯 “七一”临近,军旅题材大剧《戎装女人》6月7日起在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合家欢剧场”掀起热播风潮。常饰演贤妻良母的徐帆在剧中首次穿起军装,饰演一位个性无私直率的女军官,在一系列感人至深的亲情、爱情、战友情、军民情中历练和成长。剧集首播当天中午,作为献礼“七一”的特别活动,“合家欢剧场”联合赤岗街道办事处,带着《戎装女人》的片花和社区居民齐齐“叹”新剧,一起了解军人的真情实感。

  徐帆挑战古板女军人

  相比起电影《唐山大地震》中跪地哭得惊天动地的慈母形象,徐帆在《戎装女人》中饰演的吕师则是个沉默寡言、直率无私的女军官。对于此次首演军人,徐帆表示角色的气质和精神跟以前很不一样。“只要一穿上军装就觉得自己特别精神干练,言行举止也自然而然跟着规范起来。”为了要演绎出军人的军姿、行走、言谈,徐帆还特地找人做专门训练。

  电视剧《戎装女人》改编自同名小说,与以往的军旅剧不同的是,本剧首次将焦点放在了女兵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电视剧没有完全“军旅化”,反而加入了更多的情感生活戏码。在剧中,徐帆饰演的吕师工作时认真严肃到几乎有些死板,生活中也缺乏情趣,对于这号人物,徐帆直言很有意思:“这个角色是军人,进入更年期后常常需要面对工作和家庭的矛盾,例如丈夫外遇什么的,这种冲突很有意思。”

  穿上军装的徐帆英姿飒爽,但不为人知的是,在拍摄该剧的78天里,经历了北京最炎热的酷暑,徐帆也坦承在这气温下穿军装特别辛苦:“这算是拍戏中条件比较艰苦的了,当然最艰苦的是刚刚来棚里拍戏的时候,呛鼻的水泥味道,一进来眼睛就流泪,现在还只是天热,穿着夏天的军装还能承受。”

  金巧巧在剧中饰演吕家的三媳妇明可宁,和郭冬临饰演的吕团是一对冤家夫妻,用她自个儿的话形容,此角色就是“在极为严肃的军人家庭中有点脱线的媳妇”。剧中角色笑料百出,而被导演形容个性为“小鸟依人”的金巧巧却表示,自身性格其实和明可宁有些相像的地方。“虽说不算本色演出,但角色中例如大大咧咧或直来直去的个性,和我还是蛮像的。”

  吴亚桥称有军人情结

  说起这部剧的起源,导演吴亚桥表示契机是因缘巧合地看到这本小说,被这个军人家庭几个孩子间的感情所感动而向公司力荐。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源自潜藏在吴亚桥心中的一种军人情结。“我父亲曾在部队呆了十几年,小时候我就跟剧中的某些情节相似,父亲对我实行军事化管理,例如早上五点跑步,被子被叠得方方正正的,晚上写完作业要跟他一起吹口琴、唱《东方红》。”

  据知该剧改编自小说,而身为女性导演的吴亚桥坦言更注重人物细腻的情感,所以她在剧中加重了家庭生活戏份,也把兄妹之间的情感写得更丰富,因此吕家人的群戏比比皆是,这也给吴亚桥带来巨大的压力。“我的压力其实并非说演员是不是大腕,我一直都以学习的心态跟他们合作。反倒是在这样一大家庭,六个孩子加上各自配偶和膝下孩子,很多时候同一场戏有20多个演员,都要有台词和戏份,我要非常清晰地把握每个演员的状态和台词。而且每天在片场待上十四五个小时,还要确保拍上多少场戏,压力真的蛮大”。(易哲)

  ●链接

  《戎装女人》走进赤岗街

  6月7日的地面活动上,广州电视综艺频道特意为观众精心准备了《戎装女人》的四段精彩片花,戏中徐帆、金巧巧及郭冬临等主角的娴熟演技让现场观众拍手称好。徐帆的表现获得了观众的肯定,而且在现场“你心目中最美的戎装女人”票选中摘冠,其形象深入民心。

  除了欣赏片花外,来自白云街超华艺术团、梅花街梅花艺术团腰鼓队,以及赤岗街水兵艺术团为大家带来了极具观赏性的舞蹈表演。整齐的舞步、一致的服装、激昂的音乐,与《戎装女人》的片花一样,给大家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与触动。席间,广州电视台主持人黄兆衍与现场观众进行亲密互动,一同讨论《戎装女人》片花中的剧情。观众表达了自己对于军旅生活、婆媳关系等热门话题的看法,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