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4》海报
6月27日,《变形金刚4》在中国上映,不断刷新票房纪录,从零点票房、首日票房到首周末票房。最受人瞩目的是,《变4》IMAX的上座率场均超过80%,成为《阿凡达》之后最火爆的场面。《申》报记者独家采访IMAX全球首席执行官格雷格-福斯特,揭秘IMAX和“技术控”导演迈克尔-贝如何深度合作,再现擎天柱的真实尺寸!
观看最真实“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全球首映礼6月19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申》报记者受邀亲临现场,成为第一批《变4》观众。有意思的是,为了这次活动,IMAX公司从国外运来放映机等设备,将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变形”为IMAX 3D影院。
《变4》中主要角色模样基本没变,涂装着色和细节表情有了升级。其中,两场大戏让人见识到好莱坞视觉特效的最高水准:一是霸天虎驾驶大型宇宙飞船在香港上空兴风作浪,大有遮天蔽日之感;另一个则是霸王龙、双头翼龙等机器恐龙登场的矫健身姿。此外,霸天虎和汽车人对战场面极其逼真,让观众赞不绝口。片中大约6成画面以IMAX满屏方式展现,航拍镜头令人叹为观止。
《变4》制片人罗伦佐告诉记者:“片中的变形金刚高10至15米,只有IMAX才能感受到这种真实尺寸,这是其他电影格式所做不到的。”
百万美元级摄影机
事实上,《变4》是由IMAX最新研发的“IMAX3D4K”摄影机拍摄,影像比普通影片更广阔、更逼真,比普通3D画面明亮清晰,立体效果也更突出。你没看错,这台摄影机已然集齐目前电影拍摄的最新技术。
作为世界级“技术控”,《变4》导演迈克尔-贝几乎在每一次拍摄中都会尝试运用新技术。当他听说IMAX出了这款新机器后,立刻打电话要借此拍摄第一部真人商业片。“本来贝只是试拍10分钟,但越拍越喜欢,最后60%的画面都是用这款机器展现。”IMAX娱乐公司首席执行官格雷格-福斯特透露,迈克尔-贝第一次看完成片后给他发来短信“牛X极了”。
迈克尔-贝透露,一台新型摄影机价值达100万美元。据悉,IMAX3D4K摄影机目前只有3台,但很快会有6台。在拍摄追车戏时,这些价值数百万的机器就被架在保时捷卡宴的车顶上追逐拍摄。
虽然用上了IMAX3D4K技术,但迈克尔-贝依然用胶片拍摄了《变4》中一段在冰岛的戏。他是个胶片迷,但进行胶片处理的暗室已经基本上没什么生意了,“这项电影技术可悲地走向了终结”。
“技术控”必须知道的《变形金刚4》
01.这部影片大约有18个新变形金刚角色。
02.迈克尔-贝重新设计了所有的变形金刚。那些受欢迎的角色依旧还是很容易认出来的,但他们从头到脚都是全新的,被比喻成“就像蝙蝠侠在每部电影里都会获得新战甲一样”。
03.这部影片需要“工业光魔”(视效公司)花15周搭建机器人模型的几何形状、15-20周来构建支撑的骨骼结构。然后则是喷漆和细节化纹理,接下来再持续不断地根据拍摄的格式、镜头以及所针对的场景,调整每一个机器人。
04.从前的电影,每帧IMAX需花36小时渲染,这是能够实现的最快速度了。而如今,这部影片将使用IMAX3D,那么渲染时间将是这个的两倍,这是由于该格式立体声的性质所决定。
05.大部分的机器人都是通过关键帧动画创造出来的。对于动作捕捉的使用,只有当他们要尝试新类型特技时才会使用。
06.剧组在底特律搭建香港外景花了16周。
07.一个特效团队花了几个星期用数码相机对香港楼宇的每一个角度进行了记录,以便能够以数字的方式重现这个城市。
08.根据不同的场景,总是有4-10个摄影机在同时运行。
09.迈克尔-贝的手下所有人算在一起,拥有850年的电影产业从业经验。
关于《变4》那些事儿
《申》报:《变形金刚4:绝地重生》(以下简称《变4》)的视效非常震撼,是否是因为IMAX的3D4K摄影机?
格雷格-福斯特:之所以震撼,是因为这部影片专为3D所设计,也是商业故事长片首次使用IMAX3D4K摄影机(注:“4K”指4096×2160像素的超高清分辨率),更和导演迈克尔-贝先生这位“技术狂人”有关,拍摄过程中他无时无刻不在琢磨如何用最好的3D方式去表现故事情节。
IMAX屏幕上播放的电影分两种:一种电影是用单版转制成IMAX版本,另一种是拍摄中直接使用3D摄影机。在《变4》拍摄的前一年,IMAX公司就参与整个计划,导演从一开始就在思考如何用3D4K技术将画面呈现到极致。《变4》中60%为全画幅呈现,这60%就是用3D4K摄影机拍摄的,这也是继《阿凡达》以来IMAX技术呈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次。这部3D4K摄影机从开发到应用花了相当长时间,之前拍过两部科教片,技术已趋成熟,这部《变4》由迈克尔-贝执机“处女拍”,犹如关公配上青龙偃月刀,再合适不过。相信在好莱坞和中国,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导演会利用这个新技术为观众造梦。
《申》报:这次的3D画面比一般电影多26%,是否属实?
格雷格-福斯特:是的。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奇妙的景象:放映中,屏幕是时大时小的。我们自己看电影时也谈论,哪些情节是全屏,哪些上下有黑边。当迈克-贝进行3D拍摄时,观众看到的是全屏画面,上下没有黑边,左右也是全幅;而未用3D时,画面并非全屏。而这样的情形只有在IMAX影厅才会看到,一般影厅因为屏幕小,是看不到这种变化的。不过即使是在IMAX影院,观众可能也感受不到这样的变化,大家被故事情节吸引,根本不会注意到屏幕在自动缩放。
新型3D眼镜来啦
《申》报:2D转制成3D的影片,和用3D摄影机直接拍摄的影片,二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格雷格-福斯特:《变4》的大部分画面用3D摄影机完成拍摄,但其实二者不一定截然分开。拍摄过程中,我们一般不会干涉导演是否用2D还是3D拍摄,而是由导演、创作者告诉我们希望用怎样的方式去呈现,我们则帮助他们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经常合作的导演中,诺兰喜欢2D,拍《蝙蝠侠》、《盗梦空间》等等,用IMAX的2D胶片拍摄,效果非常好;迈克尔-贝却喜欢3D数字摄影。不同的导演会采用不同的技术去表现其电影,我们的工作就是提供他们最好的工具,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去呈现。其实观众并不在乎电影是2D还是3D,是胶片还是数字,只要能够看到最好的画面就可以。
《申》报:观看3D对装备的要求较高,比如影院的设备、3D眼镜等等,IMAX会如何提高观影效果?
格雷格-福斯特:说到3D眼镜,这次香港首映礼上发放的眼镜,镜片更大、重量更轻、观影效果更好,这种新型3D眼镜不日将出现在上海的IMAX影院。科技无极限,畅想未来,也许我们看3D电影根本无需3D眼镜亦未可知。而未来的IMAX,技术一定更好,大制作影片更多,银幕也会更大。
姜文也是合作人选
《申》报:《变4》首映礼在香港文化中心的临时IMAX影院是如何呈现效果的?
格雷格-福斯特:因为《变4》有很多戏份在香港拍摄,所以全球首映礼放在了香港。首映礼一般需要1000座左右的影厅,而香港最大的IMAX影厅只有400座,所以我们今年春节开始就在全港物色能够满足红地毯和千人影院的放映地,最后选择香港文化中心,决定将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变形”为IMAX影院。建IMAX影院其实要求很高,我们出动了多伦多总部专门负责影院系统的团队,花了近百万美元,用两天时间搭建了一个宽18.29米、高10.36米的IMAX专属银幕,并配备了先进的放映设备和音响技术为全球首映礼护航。而平时深藏于IMAX总部的IMAX3D数字摄影机,也被请到现场让观众一饱眼福。
《申》报:你们有没有和中国导演合作的计划,听说姜文希望用3D摄像机拍摄?
格雷格-福斯特:姜文的团队之前在戛纳宣布《一步之遥》将会以IMAX的形式呈现,具体情况我们不便透露。
上海将会更进一步
《申》报:将在上海开多少家IMAX影院?
格雷格-福斯特:未来几年上海将开出25家左右。而整个中国,目前已开出160家IMAX影院,还有250家已签约。中国是北美以外最大的IMAX影院市场,不久的将来会超过北美IMAX影院的总数量。IMAX公司早年拍摄跟自然、太空、动物相关的科教纪录短片,很多北美家庭是通过看科教片认识IMAX这个品牌。而在中国,观众从一开始是通过在万达、联和院线、金逸等IMAX影院看商业大片来认识IMAX这个品牌,这是北美和中国对品牌认知的不同之处。而目前我们也正致力于发展商业大片这一块。在业界,我们是唯一一家从端到端的公司,好比是电影界的APPLE公司,我们操作一部电影会全面切入,从内容、拍摄、后期、市场、放映乃至品牌,所以我们会在所有方面尽心尽力,保证在内容、视效、音响等方面优于别人。
《申》报:刚刚过去的上海国际电影节,“IMAX视野”单元广受欢迎,《哈勃望远镜》、《狐猴之岛:马达加斯加》等科教片被誉为纪录片史上“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备受追捧。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12家科技馆、博物馆和IMAX合作,你们会如何提升IMAX科教片在中国的普及率? 格雷格·福斯特:40多年前IMAX开始拍摄科教短片,但拍摄科教片,融资是很大的问题。好消息是,两星期前我们刚刚宣布:募集到5000万美元专门用于拍摄科教短片,这也是历年来科教片募集数额最多的一次。未来5年中,IMAX每年将至少制作发行2部科教短片,而其中1部会在中国拍摄制作。如果说科教片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娱乐的话,那么早年完全倾向于教育,而如今资讯爆炸的时代,要让年轻人关注自然、科学、环境等问题,如果还是以纯教育形式来拍摄恐怕效果不会太好,所以IMAX未来的科教短片将会更寓教于乐,更符合年轻人的性格。
责任编辑:宣晶/文:《申》报记者 王璞/设计:李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