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团代传”恢复大弦子戏 传统经典《两架山》成功首演(图)

2014/7/14 18:24:46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联合打造的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历时一个多月的创作排练,经过主创团队和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于7月12日在菏泽大剧院精彩亮相并首演成功。

  3)大弦子戏《两架山》剧照。

  人民网济南7月14日电 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联合打造的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历时一个多月的创作排练,经过主创团队和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于7月12日在菏泽大剧院精彩亮相并首演成功。

  成功首演再现四十年前的记忆

  大弦子戏是流行于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的一个古老而珍稀的剧种。大弦子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菏泽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息使这里成为著名的“戏曲之乡”,大弦子戏与山东梆子、枣梆、两夹弦、大平调、四平调等剧种在菏泽的戏曲百花园中竞相绽放、百花争艳。文革期间,菏泽原有“菏泽地区地方戏曲院大弦子剧团”被撤销,从此在山东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弦子戏没有了剧团,致使这一古老剧种在齐鲁大地销声匿迹40多年。

  作为大弦子戏的代表剧目,《两架山》体现了惩恶扬善、邪不压正的主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剧角色行当齐全,人物个性鲜明,音乐曲牌丰富,充分体现了大弦子的特点。故事讲述明正德年间,兵部侍郎郑奉被奸臣刘瑾陷害,降为福州知府。赴任途径两架山,被刘瑾义子陈昌推下山崖,陈昌冒名顶替前去赴任。福州地方官贾屠亮看出了陈昌的破绽,待查明真相后,贾屠亮设下计谋缉拿、处死陈昌,并不惧权势参奏刘瑾,为国除奸,为民除害。

  业界认为,《两架山》的复排并演出不仅仅是一出传统老戏的复活,更是一个剧种在菏泽这片戏曲沃土的一次重生。

  “依团代传” 大弦子戏实现薪火相传

  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大弦子戏能够重新出现在菏泽的戏曲舞台上,菏泽市文广新局和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在创新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跨剧种“依团代传”,以现有的山东梆子和枣梆剧团为依托,选调部分优秀演员学唱大弦子戏,以实现大弦子戏的薪火相传。

  随着该模式的持续推进,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决定复排大弦子戏传统剧目《两架山》,使大弦子戏以完整的剧目形式重新出现在舞台上。但是由于菏泽当地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工作仅靠当地的资源难以完成复排工作,急切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了解到菏泽大弦子戏恢复工作面临的问题后,决定将菏泽大弦子戏的抢救性恢复工作列为建院之初的重点工作,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派出了包括导演、作曲、舞美、灯光等为主的学术主创团,发挥省直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正式启动了“菏泽大弦子戏剧种的抢救性恢复”项目,使得大弦子戏剧种的恢复工作取得了实质性和重要性的成果。

  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的立项、排演,对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该剧参演演员都是首次接触大弦子戏,没有现成的音像资料可以参考和借鉴,全凭仅存的文字资料及老艺人的回忆进行创作。同时,跨剧种学习也给演员带来了音乐、唱腔方面的困难,有的演员甚至还是跨行当,更增添了表演的难度。经过导演的耐心打磨和他们的不懈努力,演员们在角色把握和表演技艺上都有了很大突破,最终将一出传统剧目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

  在舞美方面,《两架山》一剧也别具匠心,舞台设计理念来源于古代戏楼的风格,以红色为主色调,搭配白色的地面,给人一种简约、明快、古典、大气的感觉。另外在强调学术性和美学思想的同时,突出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美感。简约唯美的舞台、风格鲜明的音乐和生、旦、净、丑行当的合理搭配,都为这部传统经典剧目添新出彩。

  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繁荣山东文化艺术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在观看了演出之后说:“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演出样式新颖,唱腔优美。难得的是这样一部经典传统戏由一批年轻演员跨剧种演出并立上舞台,实属不易。”

  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说:“这部戏寄托着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和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所有人的殷切期望,凝结了剧目主创人员和演员们的心血,是共同打造的一部意义深远的作品。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立上舞台,是对依团代传模式传承效果的全面总结和检验”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积强说:“菏泽大弦子戏项目是我院实施‘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的第一步,该工程旨在通过进一步加强巿域密切合作,探索省级艺术研究机构与地方文化部门合作的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做好《两架山》的复排,我院派出了强大的学术主创团队,包括剧目组的导演、舞美、灯光、摄影,以及由科研人员组成课题组,力求在保持古老剧种音乐风格特征、剧种基因不变的前提下,使大弦子戏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此次演出对于活跃菏泽文艺演出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演出中,观众席中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很多老戏迷边鼓掌边欢呼,他们为听到久违的唱腔而激动不已,为大弦子戏剧种的恢复而感到高兴,为山东文化艺术的繁荣而欣喜自豪。(孔凡胜)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