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让“爱”成为“愛”!

2014/7/17 17:02:10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儒家讲“仁愛”,墨家讲“兼愛”,基督讲“圣愛”,中山先生讲“博愛”,它们皆源自“愛”中之“心”。其实,即使要简化,也只能简掉“愛”中的“夊”,决不能去掉“心”,因为《六书通》中就有这样的古文“愛”字:(见下图)。

  让“爱”成为“愛”!

  ——简化汉字指瑕(二十二)

  人生识字简化始。时隔许多年,我依然能记起第一次遭遇一个繁体汉字时的少年心跳——那就是“愛”字!

  繁体的“愛”字里有个“心”字,愛是有心的,得从心里愛!

  “愛里的心”公益广告

  愛是心的融会与交流。“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愛由心生,爱随心灭。愛生爱灭,皆随心而定。

  儒家讲“仁愛”,墨家讲“兼愛”,基督讲“圣愛”,中山先生讲“博愛”,它们皆源自“愛”中之“心”。

  樊迟问仁。子曰:“愛人。”(《论语·颜渊》)

  “愛人”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孟子亦言:“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

  墨子曰:“愛人者,人必从而愛之。”(《墨子·兼愛》)“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只有心与心的相互交换,才能“兼愛”。

  而实现耶稣基督的“圣愛”,就要爱人如己。“不单要愛你的朋友,也要愛你的敌人”;“要原谅你的敌人七十个七次”;“别人打你的左脸,你要把右脸也给他打”,这是耶稣要求人们相愛的名言。有一首灵歌就叫《耶稣愛心大》。

  中山先生认为,“博愛”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没有“心”的“博爱主义”,谈何实现“世界大同”?  

  孙中山先生“博愛”书作  

  只有佛家只讲“慈悲”不讲“愛”。其实,“慈悲”与“愛”可谓异名而同实,两者皆以牺牲一己之私成就他人福果。佛家不言“愛”,是因为愛在佛经中多解为占有,与欲望扯上关系,为免误会故以“慈”、“悲”道之。但佛教禅宗讲“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可见离了心,一切皆无从谈起。

  “愛”中最浪漫、最美好、最永恒者,是恋情之“愛”。古诗有云:“结发为夫妻,恩愛两不疑。”男女相愛,结成伉俪,只有彼此把心交付给对方,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为“愛”结婚  

  关于“愛”,《说文解字》释为:“,行皃(貌)也。从夊,声。”许慎认为,爱是行走的样子,为形声字。但许慎没有见过“愛”的金文(目前尚未发现甲骨文)。从字形上看,它是由(欠,一个人张着嘴巴,表示呵气或喃喃倾诉)和(心)构成的会意字,表示疼惜和倾诉。另外,中山王壶上的金文还加上手形,像一个喃喃倾诉的人捧出自己的心。从“愛”的造字缘起及演化来看,“心”始终是“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愛”字中,我们看到了祖先的智慧和中国文字之美!其实,即使要简化,也只能简掉“愛”中的“夊”,决不能去掉“心”,因为《六书通》中就有这样的古文“愛”字:

  (见下图)。  

  《六书通》中的古文“愛”字

  “愛”字没了心,还算什么爱!难道我们还要向日本人学习什么叫有“心”之“愛”吗(见下图)?1994年后,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一直坚持写繁体的“爱”字,季老说:“因为繁体的‘愛’字里有‘心’字,没有心又何来爱呢?”

  日本汉字的愛(= あい)

  “字可以简化,爱岂能无心!”创意广告

  愛,

  一个由十三笔组成的汉字,

  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却掩不住伤的痛。

  愛,

  勾画出唯美的图画,

  流动着优美的旋律,

  却藏不住眼底的泪痕。

  当“愛”成了“爱”,

  寂寞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