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生》张作民曾在医院做护工

2014/7/31 10:43:2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正在北京卫视等平台播出的《产科医生》,以黑马姿态赢得了“良心剧”口碑,且全国收视第一。前日,《产科医生》原著小说和编剧张作民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张作民:缺少制作医疗剧的团队,从编剧、导演、道具、美术等各环节都要有专业素养。

《产科医生》宣传照

《产科医生》宣传照

  正在北京卫视等平台播出的《产科医生》,以黑马姿态赢得了“良心剧”口碑,且全国收视第一。它在医疗专业性上,被认为达到了国产剧的标杆;它没有披着医生外衣谈情说爱,也没有以轻喜剧元素、医患矛盾等惯用手段搏收视率;就是一本正经老老实实地讲一个故事,有人性,有情感、有职场政治;它没有善恶的对立,只有不同立场的正反方;讲故事的手法非常老实传统,却严谨巧妙……有的剧是导演导的好,有的剧是演员演的好,《产科医生》的成功,第一功臣非编剧莫属。

  前日,《产科医生》原著小说和编剧张作民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出乎意料的是,对于该剧一鸣惊人,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得意,反而对剧中专业差错表现出近乎“洁癖”的难以释怀。张作民说,国内医疗剧目前最大问题是缺少专业的团队,只有编剧好是不够的,各个环节都要专业才行。

  有些“失误”是“明知故犯”

  北青报:作为小说原著作者和剧本编剧,您对《产科医生》目前的呈献满意吗?

  张作民:我很感谢导演,这次合作基本尊重了原作的框架,大的人物关系、情节设置、矛盾冲突也符合,但是作为一部行业剧,还是遗憾地出现了一些专业上的失误,观众也有不少吐槽,我会客观看待,也算推动我们严谨做戏的动力吧。

  北青报:哪些“失误”是您可以接受的?

  张作民:比如影视作品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跟现实完全一致,换句话说就是明知是“错”也要这么做。像“扩容”、“开辟静脉通道”等,这些话在实际手术中是麻醉医生说的。有句行话“主刀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保命的”,当病人生命体征出现问题都要由麻醉医生来解决。但我们还是要把这些台词安在主刀医生身上,因为主刀医生才是我们的主人公,麻醉医生不是主要表现的对象,这种错误,只能说是“明知故犯”了。

  国产医疗剧最大问题是缺少团队,每个环节必须都做到专业

  北青报:之前曾说创作《产科医生》的自我要求是“不说外行话”、“争取让专业医生挑不出毛病来”,这个目的达到了吗?

  张作民:我在剧本创作时确实在这方面花费大量心血,但是拍摄时,遇到实际拍摄问题也留下不少遗憾。在剧本中,我特意写了几个病例,以虚拟时间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不少了,而且还让人物说了“最近一段时间不要安排手术”一类的话,但后来看到电视剧却是检测报告第二天就出来了。这是个硬伤,卫生部专家审查时也提出过这个问题,不知卫视播出时修改了没有。

  北青报:国产医疗剧之前常被诟病拍得太业余,漏洞百出,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戏剧冲突效果牺牲了医疗操作中的真实性,《产科医生》的专业度在普通观众层面已经非常高了,在创作初期是否就有意避免这个问题?

  张作民:是的,但是在实际拍摄的二度创作和临时改动中,还是发生了一些偏差。比如增加了朱医生扔掉何医生开的血涂片化验报告的情节,这已经不是在表现人物的性格,而是越过了医生的底线,因为影响了病人的诊断,是要出人命的,严格来说,是犯罪啊。而就朱医生这个人物的塑造来说,她再小心眼也不会坏到无视病人生死的程度。这样的改动虽然增强了剧情的紧张感,但牺牲了医生在现实工作中的真实性。

  另外一些小细节的不专业,也让我看了很不舒服,比如医生动不动就摔病历——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表达角色的愤怒,演员摔什么都可以,但千万别摔病历啊,那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啊。

  北青报:您觉得国产医疗剧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张作民:缺少制作医疗剧的团队,从编剧、导演、道具、美术等各环节都要有专业素养。这次《产科医生》做得已经进步一大块,比如我提出任何人物不能抽烟,医生不能在病房里吃东西,不能戴假睫毛首饰等,都做到了,但还是难免有瑕疵。有观众看出阅片箱上的片子不是妇产科病人的,美剧他们会找真的片子,而我们只是随便找一张挂;还有《产科医生》在后期时删了很多生命监测仪的镜头,就是因为病人血压异常时,监测仪上的数字却显示正常。这实际上是道具不到位……在看了这么多年海内外电视剧的观众已经不好“糊弄”了。

  既有美剧大量写实的医疗案例、医生矛盾,又有完整的故事,才是中国特色医疗剧

  北青报:医患矛盾的问题在这部剧中非常淡化,是出于审查考虑吗?

  张作民:医患问题是我故意回避的,过去这类题材写的太多了,而且我认为医患矛盾是表象,根子在医院管理和医疗改革。我想带着观众把目光放在医院内部,看到医生全力以赴为病人服务,这才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根本。兴趣点也好,审查也好,都不在我的追求范围之内。我希望做的是真正中国特色的医疗剧:既有美剧那样大量写实的医疗案例、医生矛盾,又有一个好看的,完整的故事,满足中国电视观众对连续剧情的期待。

  北青报:作为编剧,您为何对医疗题材情有独钟,对医疗专业性有如此强烈的“洁癖”?

  张作民:上世纪70年代,因为我的外公是台湾师大第一任校长,高中毕业不给我分配工作,只能到当地一家三甲医院手术室做最底层的护工:我的工作是,每天上夜班,守在急诊手术室外,将手术完毕的病人送病房或者送太平间……那份工作很苦,但两年中我也在等候手术结束的间隙,透过医院手术观摩室的天窗,看遍了这家医院的手术。没想到今天,这段经历成了我一份宝贵的财富。文/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