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 罗大佑与崔健

2014/8/22 11:10:27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关于罗大佑和崔健的关系,坊间一直谬传甚广,罪魁是一本叫做《崔健:在一无所有中呐喊》的书。直到2002年,崔健发动真唱运动,罗大佑赶到CD咖啡现场献花声援,所谓罗大佑崔健不和的谬传才不攻自破。

  原标题:1987年的 罗大佑与崔健

  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建议:来香港发展。1987年是香港文化的巅峰时期——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罗大佑正是在此时从纽约杀奔香港,而不是回台湾。而最终来香港发展的是王靖雯,当然不会是崔健。

  关于罗大佑和崔健的关系,坊间一直谬传甚广,罪魁是一本叫做《崔健:在一无所有中呐喊》的书。这本副题为“中国摇滚备忘录”的书我至今珍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它对于传播乃至煽动摇滚热情也起了一定作用,然而它仅仅是一本充斥着太多道听途说的“报告文学”加“地摊文学”,并不具备史料的真实性。作者显得比摇滚乐手还荷尔蒙过剩,也就无从把握早期崔健的真相和意义。作者赵健伟也因此被崔健告上了法庭。

  这本堪称“抒情野史”的书提到罗大佑曾说:“别在我面前提崔健!”但是罗大佑何时何地何因说这话,毫无见证。

  直到2002年,崔健发动真唱运动,罗大佑赶到CD咖啡现场献花声援,所谓罗大佑崔健不和的谬传才不攻自破。

  至于崔健对罗大佑,最关键的一个事实是:在崔健的“前摇滚时期”,他只是罗大佑众多翻唱者之一,他和张学友一样曾经唱过《是否》,并且还灌录进磁带。那是在1986年之前,中国摇滚乐的爆发似乎还毫无预兆。

  香港著名词人刘卓辉最近出版的《辉常伤感》一书中,有不少有趣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乐坛掌故。在写歌词之前,刘卓辉曾是一位乐评人和记者,因而留下了很多见证。1987年,刘卓辉和邱礼涛(没错,就是后来《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的导演)曾经访问罗大佑,这篇文章收录在刘卓辉书中的访问记中。邱礼涛和刘卓辉自爆是自己首先将崔健的音乐介绍给了罗大佑——他们带了录有崔健两首歌的磁带,去罗大佑当时位于美孚新村的寓所,他俩和罗大佑一起听了《一无所有》和《不是我不明白》。罗大佑点评了《不是我不明白》:“很新的一种做法,但是他还没有决定他的终极目标是怎么样。不过很有意思。其实,我觉得内地这样的人应该来香港发展。”

  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建议:来香港发展。1987年是香港文化的巅峰时期——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罗大佑正是在此时从纽约杀奔香港,而不是回台湾。

  而最终来香港发展的是王靖雯,当然不会是崔健。

  前几天,我把这篇罗大佑访问记的这一页拿给老崔看。他边看边嘿嘿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