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20来岁的李震留学美国学管理,回国后做手机销售、汽车改装销售,年收入数十万元。如今,李震放弃高收入,转行“捡破烂”,做起了外人眼里的苦、脏、累活。
李震说,他与垃圾分类与利用结识是一种缘分,所以看到人们从最初对他排斥、不理解,到如今5000多户居民自愿加入他的行动,这份事业带给了他成就感。
文/图 记者林广
“在我们试点的社区,生活垃圾总量平均减少了30%”
媒体:能否谈谈这些年来你做垃圾分类的过程?
李震:整体来说是缘分吧。我2003年开始接触再生资源的回收。2004年我参加助残就业时,看到环卫工冒着脏臭,从小山似的垃圾堆里翻捡“废品”,分出垃圾门类,当时我想,如果垃圾转运前就能精细化分类就好了。这一年,我就带着助残团队与劲松的富顿中心建立合作,开始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到2011年,我跟两位伙伴创业,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运作。到现在,我们有差不多300人。
媒体:你留学归国后年收入数十万元,为什么要投入这个行业呢?是因为看到商机了么?
李震:我把垃圾分类及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看作一种循环产业,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资源。其次是出于我对垃圾分类事业的喜欢。假如说垃圾分类、回收变卖有利可图的话,2003年确实有,但现在工资涨了这么多,一个550毫升的矿泉水瓶还是卖6~8分,几乎不赚。
媒体:你们是怎么做垃圾分类的?
李震: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厨余和其他三类。在社区建立“绿馨小屋”对居民的厨余垃圾进行回收、根据垃圾多少来积分,积分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蔬菜、洗涤用品等。
媒体:效果怎么样?
李震:首先在我们试点的社区,垃圾分类的概念深入人心。其次,具体来说,我们现在每天处理垃圾2吨,影响了5000多户居民。平均能使一个社区的各种生活垃圾总量比过去减少30%。
媒体:作为活动的主体与支撑,公司盈利么?
李震:我只能说2014开始我们公司脚步开始往外“迈”了,我们开始投资垃圾分类处理末端,毕竟做公益需要很多投入。我最近也在积极拉拢自己的朋友跟我一起投身垃圾处理这个有很多商机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