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焕成:教农民把文章写在土地上

2014/9/10 12:40:27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必须要下地实践,经常到农村、到田间地头去看看”,作为农学专家,逄焕成研究员一年有一半时间都在出差。目前具有利用潜力的盐碱地资源主要分布有黄淮海平原盐碱区、东北盐碱区、沿黄灌区盐碱区、滨海盐碱区(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一带)以及西北内陆盐碱区(新疆、甘肃一带)。

  “必须要下地实践,经常到农村、到田间地头去看看”,作为农学专家,逄焕成研究员一年有一半时间都在出差。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开完会,出差以外的时间开会、实验、整理研究成果,“忙”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近日,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持研发的西北沿黄灌区盐碱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使重度盐碱地增产三成,该项目获得了农科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逄焕成是该项目的负责人。

  逄焕成关于盐碱地改良的研究工作始于1998年,也是他初来农科院工作的年头。针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与内陆干旱区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的严重问题,逄焕成在2004年联合老一辈盐碱地改良专家一起致书时任总理温家宝,使土壤盐碱化问题得到了重视。

  2009年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启动,本次西北沿黄灌区盐碱地改良与利用项目即是其中课题之一。

  “生产问题要解决,科学问题要回答”

  搞农业科学,在逄焕成看来,“简单来说,就是生产问题要解决,科学问题要回答,要做到‘顶天’和‘立地’。‘立地’就是教农民把文章写在地上,将研究变成农民可以利用的技术;‘顶天’是要把技术原理讲清楚,使别人在利用的时候不至于走歪路,更好地推广技术。”他多年来投身农业实践研究的同时,主持了诸多科研项目并发表论文百余篇,还出版了7部著作。

  逄焕成戴着眼镜,外表斯文,见到他时他穿的是双运动鞋,因为做农业研究需要经常出差下地实践。在他向笔者翻看去西北研究的照片时,照片中的他也始终穿着运动鞋。逄焕成用很多时间去地里,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用自己的知识去有的放矢地解决。在农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回来再去思考、整理、提炼。

  逄焕成的办公室书架中早已摆满了书,书架外顶上也已经放了好几层书,一进办公室的门口也堆放着各类资料和书籍。

  “上膜下秸,淡化耕层”

  西北沿黄灌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河上中游,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三个区域,这些地区毗邻黄河,既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区,也是西北的粮油主产区。

  “这些地区因黄河水灌溉而生,也因引黄灌溉而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在西北沿黄灌区改良盐碱地,控制地下水的水位是关键。水位太深会破坏周围生态;太浅则容易使盐返上来,造成冬春两季盐分表聚化现象非常严重,正如逄焕成向笔者展示的土壤盐分表聚化的照片,真是“白茫茫像下了雪似的”。

  “我们主要对中重度的盐碱地进行改良,在中重度盐碱地的出苗率,保苗率、成苗率都比较低。我们研究出了一项‘上膜下秸’技术。利用当地比较便宜的资源——地膜和秸秆,地表盖一层地膜,在耕层距地表30—40cm的地方埋一层秸秆。”

  逄焕成打着手势向笔者详细讲述了“上膜下秸”技术的原理,对于研究方面的数据图表,也仔细讲解,谈起自己的研究来有说不完的话,却很少提及自己。

  “秸秆隔层使上面的耕层土壤盐分可以向下淋洗,而盐分从隔层以下上升的时候,会受到隔层孔隙中毛管的阻断,从而减少地下水中的盐分向上返;另一方面,地膜的覆盖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这样,底下带有盐分的水上来得少,上面灌溉的水下去得多,就形成比较好的一个耕层,减少植物生长的根系密集层次的盐分,达到‘淡化耕层’的效果。”

  “控盐抑盐,培肥促生,节水于一体”

  “上膜下秸”技术使土壤垂直分布上的盐分在0—40cm(农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部分减少,即使下面盐分多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做到了“有盐无害”。利用比较短的时间,快速改良土壤,提高了农作物出苗率、保苗率和成苗率,最终提高产量。据报道,在西北沿黄灌区推广的1154万亩中,中度盐碱地作物增产9.8%—14.6%,重度盐碱地作物增产26.3%—35.3%。“这些数据是一个平均数据,属于保守估计,做科研要得出严谨的结论,不会夸大偶然现象。”

  逄焕成讲述研究技术和成果时用词严谨,正如他曾经的学生,现在的同事王婧博士所说:“逄老师在工作上非常强调做科研应以严谨为主,在课题组也推行严谨的科研态度,注重科学依据。”

  技术中利用的秸秆,本身是土壤有机碳的一个来源,在地下埋几年腐烂后也可以作为肥料滋养土壤。目前我国秸秆量很大,但一般都被大量焚烧或者堆放。通过这个项目,将秸秆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改良了土壤。

  随着黄河用水日益紧张,西北沿黄灌区的引黄量被逐年压缩,但“西北地区的蒸降比非常大,降水量少的情况下传统方法依靠大水漫灌‘以水洗盐’。‘上膜下秸’改良盐碱地的办法,很好地回答了节约水资源同土壤改良的双重问题。”如此,最终实现“控盐抑盐,培肥促生,节水于一体”的效果。

  农艺与农机结合,突破瓶颈

  逄焕成的记忆中,项目的推进中也遇到过困难,先期研究是通过小面积的试验田来进行的,当时主要依靠人工操作,需要花费很多劳力将秸秆埋进土里,但最终要大面积推广就必须实现机械化。通过同农机专家合作,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们研制出秸秆深埋犁,大大提高了效率,使技术机械化,最终实现农艺与农机的融合,推广的瓶颈得以突破。

  在示范过程中,将示范区设在采用原有技术的田地旁,从逄焕成向笔者展示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最终对比效果非常明显。“农民看到试验区效果显著,对他们来说,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是最高兴的”,因此技术在推广中受到农民欢迎,农民生动地将“上膜下秸”技术中的秸秆比喻为给土壤加的一层席梦思床垫,地膜则像给土壤覆盖的一层柔软的被子。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本身就喜欢农业这一行当,随着研究的深入兴趣也愈发浓厚,就一直做到现在。”逄焕成介绍了他之前的一项节水节肥型超高产技术的研究,在黄淮海地区突破吨粮产量,最终达到了吨半粮的超高产。他这些年所做的工作,一个是高产怎么再高产,另一方面是提高低产或没有产量的田地的产量,做了两头的工作。“总体来说就是利用已有资源,来解决国家的食物问题。吨粮之后打造超高产,提高盐碱地产量,都是很难的问题,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有挑战才有动力。”

  逄焕成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在土壤耕作方面,研究如何进行土壤改良和土壤培肥;在种植制度方面,研究如何从宏观上来适应国家粮食需求,微观上有哪些种植技术。“农业在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也应注重环境友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盐碱地改良之路,“会一直继续下去”

  逄焕成认为我国盐碱地开发潜力巨大,通过盐碱地改良,我国的耕地质量和数量上都能够得以提升,也是确保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的需要。但是,“剩下的盐碱地都是硬骨头,不好啃,改起来需要下更大的力气,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考虑到各方面需求,权衡利弊,量力而行,并协调好开发与生态的关系。”

  “盐碱地是很脆弱的非稳定性生态系统,可逆性、反复性强,所以开发和管理要并重。盐碱地改良存在重开发,轻长期利用的问题,易出现重新弃耕现象。”“上膜下秸”不会永远管用,秸秆腐烂之后隔盐作用就降低了,所以,“我们研究的区域,要求三年埋一次秸秆,这样既能达到隔盐效果,又能培肥地力。”

  盐碱地改良的研究之路,逄焕成还会继续走下去,“盐碱地改良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新的问题会不断被提出,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会一直继续下去。”

  ■背景阅读

  我国盐碱地分布及利用潜力

  我国17个省区有盐渍土资源分布,总面积超过5亿亩,目前具有利用潜力的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面积近2亿亩,而近期可进行农业高效利用的盐碱地面积达1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左右,农业利用潜力巨大,对于我国土地治理与开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

  目前具有利用潜力的盐碱地资源主要分布有黄淮海平原盐碱区、东北盐碱区、沿黄灌区盐碱区、滨海盐碱区(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一带)以及西北内陆盐碱区(新疆、甘肃一带)。

  西北沿黄灌区盐碱地的情况比较特殊,其他降水比较多的地方盐分会下行,而西北地区,除了灌溉时期盐分往下走以外,非灌溉时期(属于大部分时间),盐分都以“上行”为主,盐分表聚严重,所以此地区的盐碱危害比其他降水多的地区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