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9日上午,北京,作家张贤亮接受采访
张贤亮在西部影视城。 图/张贤亮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博客
张贤亮去世前两周,媒体记者获知他正因为肺癌到北京治疗,但此时的老人,已经不再接受采访,甚至基本不再见客。此后张贤亮在家人陪同下回到银川,记者也于19日晚飞赴银川,通过张贤亮助理马红英,以及他的几位老友和同事,追溯了张贤亮生命的最后日子,一段与肺癌同行的日子。
肺癌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与世隔绝
9月20日,记者在银川西部影视城没有见到张贤亮,他的助理马红英说,“他现在正在休养,除了家里人,谁也见不到他。”次日20点西部影城举办21周年红毯盛典暨“奇幻夜游”启动式,张贤亮同样没有出席。
西部影视城的导游、刚毕业不久的龙玉玉刚到这里工作了半年,她说,自己是以前来这里实习时听说了张贤亮的文学成就和创办西部影视城的经历,出于对张贤亮的崇拜,于是来这里工作。但是,“这半年我没有见到张主席(张贤亮此前担任过宁夏文联的主席)”。
8月19日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文联主办,《朔方》编辑部、宁夏作协承办的“紫色梦想杯”首届《朔方》(2011-2013)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镇北堡西部影城举行。张贤亮获特别贡献奖,但他没有出席。《朔方》主编,宁夏文联副主席哈若蕙最后见到张贤亮,是今年一月在西部影视城文联举办的一次活动上。她记得,“当时,他和领导们一起谈笑风生,声音很大,还说‘反正我患了癌症’,见到我也是‘小哈小哈’的,基本和以前一样。”
张贤亮以前的哥们儿,比他小一岁的回族作家马知遥21日告诉记者,“我前两天和他的妹夫、妹妹一起吃过饭,他们说,张贤亮前一段到北京治疗了一个月,刚回来没几天,现在连他们都见不到张贤亮。”
张贤亮是去年10月查出肺癌的,到他前天去世,将将一年。一年之中,这个罹患肺癌的病人,从谈笑风生到闭门谢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自己与外界隔离了起来,直到生命的终结。
除了外出有事,张贤亮生命最后近20年里,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西部影视城内。马红英称,大多数时候,张贤亮会早起练毛笔字,看看报纸杂志或者美剧,然后去几百米外的影视城办公楼或影视城里面转一圈;下午,他回来写自传。如果天气好,没有刮风,傍晚的时候,他会到古城墙上散步。“有时候,他会和影视城的员工聊聊天,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老板。”
对于张贤亮罹患肺癌,助理马红英相信,“肯定和抽烟有关,他有60年的烟龄。”作为此前一直和张贤亮换烟抽的哥们,马知遥说,“我们都喜欢抽雪茄型的香烟。但是,他‘气相’不好,抽几口就灭掉,过一会儿又接着抽。”
而宁夏文联前党组书记杨继国也证实了张贤亮抽烟的习惯。他还说:“张贤亮曾经戒过烟,并且成功了。但是他到北京开会,有人告诉他,抽烟会养成依赖性,一个长期抽烟的人,突然戒掉,身体可能会不适应。然后,他就又开始抽起来了。”
孤独 “张贤亮很可怜,因为他没有朋友”
个人在文学上卓有建树;引领、扶植了宁夏文坛一批作家;影视城经营运作颇具规模且运作良好……这些集中在张贤亮身上,无疑为他赋予了传奇色彩。然而,马知遥却对张贤亮的这些“成功”不屑一顾:“张贤亮很可怜,因为他没有朋友。”
张贤亮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的张贤亮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宁夏,都如日中天。但是,“那时,张贤亮告诉我,他有时在晚上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坐上半个钟头。”
在参与西部影视城之前,马知遥和张贤亮走得很近,他们经常相互串门,马知遥说,张贤亮的儿子张公辅一直记得自己做的鱼很好吃。而90年代中期之后两人关系疏淡了很多。“因为我觉得中国人素质很低,你没必要去搞一个影视城去忽悠大家。”马知遥说,此后,两人关系仅限于逢年过节电话问候,最后一次见面还是两三年前一次在体检的时候遇到,但是仅限于寒暄,没有过多的交流。
哈若蕙说,确实没有听说张贤亮有特别好的朋友,自己作为后辈,与张贤亮的往来主要是工作上的。
张贤亮的孤独,在他生命最后若干年里一如既往。杨继国与张贤亮相识多年,两人曾一个在宁夏文联任党组书记,一个做文联主席。但是,他也觉得张贤亮很孤独。“他确实没有特别亲近的朋友。我们俩一起工作时,还经常能说上话。后来不在一起工作,往来就少了。他曾经告诉我,有时候感觉很孤独,就在镇北堡住所独自思考、练书法。他有时也会和人一起打麻将,但是因为他名气大,地位高、又比较年长,后辈和年轻人也不可能和他特别亲近。即便是外出参加活动,他也不爱游玩景点,更多的时候喜静不喜动,喜静不喜闹。我感觉,这与他前半生受难的遭遇有关。”
宁夏作协副主席、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郭文斌,算是近年来和张贤亮往来较多的文坛后辈。但是,“我们之间共鸣较多的主要是在传统文化以及灵魂、精神等方面。”2013年,《江南》杂志编辑让郭文斌联系张贤亮做一个大访谈,郭文斌给了编辑张贤亮的电话。不想编辑来电说,联系的结果是,张贤亮说除非对话人是郭文斌。郭文斌觉得以后有机会,就没有急着做。不料,这成了永久的遗憾。
在镇北堡影视城,悬挂着一幅张贤亮的书法《弥勒菩萨偈》。里面还有一尊弥勒的佛像。两边的对联是;“满堂珍藏不及身心康泰,万千事业何如家室平安”,横联为“常乐我静”。张贤亮自称,因为家庭的原因,从小就受到佛教影响。去年,他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还说,平复内心冲突的是佛教,“一切皆空”,“佛说要破执,佛教真能安人心”。
马红英说,去年10月查出肺癌之后,“他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并没有什么变化,基本和以前一样。”
快乐
“社会缺少传递快乐的人”
作为宁夏文坛的领头羊,除了自己的创作之外,张贤亮对于宁夏文坛的贡献非常巨大。杨继国记得:“宁夏的后辈作家出版著作,请张贤亮作序,他从不拒绝。宁夏文联的前任主席和党委书记,配合上多少有些不尽人意。我们俩合作那些年,是宁夏文坛收获最丰的时候,不仅出现了宁夏文坛‘三棵树’、‘新三棵树’,而且作家都成林了。不仅在文学上声势喜人,在其他的文艺领域也同样如此。”
马知遥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中央美院,因思想问题“发配”到宁夏,80年代初因当面顶撞某高层领导,不愿在原来的系统待下去。他写过两三篇有关回民生活的小说,后来,张贤亮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把他调到了文联。马知遥说,“那时,他还没有当上宁夏文联主席,但是,领导很重视他的意见,投票时,三位有决定权的领导中,两位投了赞成票。就这样,我调到了文联。为了不辜负他的‘知遇之恩’,我后来创作了我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亚瑟爷和他的家族》。80年代末,我查出了癌症,他在宁夏安排了最好的医院和医生为我治疗,病愈后,他还托人带给我1000块钱。”
无论是否在文联任职,张贤亮对于宁夏文艺界的关注和热心都不曾稍减。杨继国记得,卸任文联主席之后,张贤亮准备设立一个奖,奖励在文学创作上获得成绩的宁夏作家。最后,促成了“镇北堡西部影城文艺奖”的设立,规定的奖励范围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所属各协会的文艺家所创作的荣获全国文学艺术奖项的作品。
而近些年与张贤亮关系颇为密切的郭文斌,提到张贤亮对自己的提携,更是感佩不已:
2006年,我强烈地感受到,世道人心滑坡,社会极需传统文化,就自不量力地开始学讲孔子,推广传统文化。之后又提出安详生活的理念,首先在全国高校宣讲,受到欢迎。出乎我意外的是,随着影响的扩大,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同时到来。有那么一段时间,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我感觉压力很大,如果不是市里主要领导的鼓励支持,我都有些打退堂鼓了。
就在这时,我接到了贤亮主席的邀请,让我到影视城给全体员工讲一堂。那是一个让人难忘的下午,主席在百花堂等着我,同样鼓励我一番之后,居然让马红英老师给他点了崭新的二千元钱,亲手给我,说这不是讲课费,是他对我弘扬传统文化的奖励,我说我怎么能拿主席的钱呢。他说,如果你不拿,就是生分了,再说,你不能拒绝我对你的奖励啊。我就只好接受。他说,本来他也要听课的,但是怕他坐在台下,我放不开讲,他就等着看光盘吧。不久,我果然收到印有影城漂亮封面的光盘。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我非常清楚,他一定知道了我当时面对的压力,就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一位弘扬传统的晚辈的支持和呵护。我也确实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心理支持,更加坚定了推动传统文化的信念。
2010年,我安排副主编郭红通读了贤亮主席的全部作品,给《黄河文学》采写一篇有关主席的深度访谈,采访中,当话题进入到传统文化,郭红顺便讲到我近年推广的安详生活理念,不想贤亮主席说:
“我跟他一起去大学讲课,他讲得很好,能契合大学生的需要,他有这种状态,把它发挥出来,感染别人,很好。他活得很快乐,能把快乐给别人,我们社会恰恰缺少这样的人。”
张贤亮曾说自己的主业是“快乐,追求快乐,创造性地追求快乐”,现在,他大概是想把这生活态度传达给更多人了。
情感
与妻子遥相关照,但有距离
由于在多部作品中写到了个人在非常年代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扭曲和压迫,并直接涉及性主题,加上现实中的张贤亮仪表堂堂,很有风度,张贤亮的私人生活变得很受人关注。
2012年年底,淡出媒体许久的张贤亮突然被爆出八卦,一名为“做他的情人”的微博博主发帖,称张贤亮包养了五个情人,一些网站还配发了张贤亮两手各搭在一个女子身上的照片。后来,微博博主称是因为被影视城内马缨花餐厅开除,怀恨在心而发了这些微博。而张贤亮见她年轻,也没有起诉。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八十年代,张贤亮的婚姻问题,曾遭到一些人的举报。
1979年,还是双月刊的《宁夏文艺》(《朔方》杂志的前身)有四期在头条推出了张贤亮的小说。这些作品引发了宁夏文联领导的注意,《宁夏文艺》主编路展称,自己想把张贤亮调进文联。张贤亮后来自称,当时已经和一女子同居,在调入《宁夏文艺》之前,两人已经分手。
不久,张贤亮与杂志编辑冯剑华结婚,次年生下一子。过了几年,两人开始分居。马知遥、路展等人都向说,当时和张贤亮住在一起的,是宁夏文联一位老同志的儿媳。
当时,张贤亮和冯剑华矛盾很激烈,宁夏文联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此事。作为张贤亮的“哥们儿”,马知遥曾经居中调停。但是,两人一直分居到现在,“但是,张贤亮对冯剑华很好,几乎是有求必应。两人毕竟有一个儿子,现在还做了西部影视城的总经理。”
去年,张贤亮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自己有不止20个情人。对此,马知遥认为:“这是他吹牛的,不可能!”杨继国也说,张贤亮为人亲和,而且仪表堂堂,很有风度,喜欢他的女性可能不少。但是,“他的一些‘风流韵事’都是捕风捉影的传言。我做文联领导时,他们夫妻已经分居了,维持着那个状态。”
而路展则对张贤亮在男女关系上的作为颇为不满,他说,80年代时,自己曾当面问张贤亮,怎么有那么多女人喜欢你?张贤亮无言以答。
记者在《朔方》主编、宁夏文联副主席哈若蕙的办公室看到一本《冯剑华文选》,发现里面没有一篇文章写到张贤亮。哈若蕙说,张贤亮也没有文章写到冯剑华。但是,这些年来,两人的关系已经有所缓和,在公开场合见面,都是大大方方打招呼。
8月份,《朔方》决定给张贤亮颁发特殊贡献奖,但马红英回复,说张贤亮拒绝出席。随后,编辑部说服了冯剑华,她答应出席这个活动。“但是,当天马红英准备派车去接她的时候,她还是说不来了。”哈若蕙说。
2008年,哈若蕙与张贤亮、冯剑华等人一起到北京开会,住在贵宾楼。他们在公开场合都很自然地打招呼,但是,没有什么交流。“贵宾楼的中间是一个四方形的天井,他们的房间正好相对。我觉得,这正如他们的关系,遥相关照,但是相隔有一段距离。”
记者在银川曾经拨通冯剑华的电话,但她表示不愿接受采访,“以后再说”。
青年 “我不知道张贤亮,但是知道西部影视城”
作为宁夏的“文化名片”,张贤亮的文学事业和西部影视城,对于宁夏文化事业的贡献不言而喻。早在2008年采访他时,他就说自己要写一部自传,而且会写到自己的家族。病发前,张贤亮透露,这部著作正在修改之中。马红英告诉记者,“这部著作没有最后完成,可能只有等以后发表了。”
相比未完成的自传,张贤亮一直自称西部影视城为其“立体的作品”。经过张贤亮的创意、策划、管理,在“一片荒凉两座废墟”的基础上,镇北堡西部影城已发展成中国最具规模的影视城以及银川、宁夏旅游的重要景点。这是张贤亮,留给这个城市的痕迹。
银川人对于张贤亮,不同年龄段的人看法不一。在去银川的飞机上,一名五十多岁的同行旅客说,自己以前当兵时,曾发表过几部小说,但后来放弃了文学创作。“我见过几次张贤亮,后来知道他男女关系的事情后就不喜欢他了。几年前,他在银川市中心鼓楼的西边竖了一个很大的广告牌,为西部影视城做广告,很多银川人反对,但是,这个广告牌过了几年才拆掉。”
出生于1970年的宁夏大名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哥李和林说,“我从80年代就读张贤亮的著作,到现在也还经常读。我们这一代人肯定都知道张贤亮,但是,80后、90后可能就不知道了。我儿子读张贤亮的书,突然觉得很难理解。”
李和林的判断,在一位1988年出生的出租车司机身上得到了印证。“我不知道张贤亮,但是知道西部影视城。”
媒体记者 张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