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资料图)
文/乔治孙
不知何时,微信圈流传一个段子,是黑赵本山的。开始没留意,后来转发的人多了,尤其当一些好友也开始转,我只好读了一遍。
仅一遍,就把我惊着了。那篇冠以《美国观众对赵本山小品的真实评价》之题的文章,表达了一个令人费解的观点:美国观众(也可进一步理解为西方观众)具有极高的个人修养,至少在观摩赵本山的节目时是这样。
通篇文字都指向一个“事实”:美国人民对赵的评价极低,这合理地反衬出了观众的高素质。文中,一位正义感十足的美国大叔现身说法,痛骂赵本山的表演内容粗鄙、格调低下。“赵本山的演出团队,演员上台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他的演员模仿瘸子等残疾人,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连赵本山本人出场时都说了一句话‘大概全中国的精神病人都在我赵本山刘老根队伍里’。”而在美国,据文章说,那儿的电视节目只调侃有权势的政治人物。“只调侃政治人物”?我只能“呵呵”了。
作为一个常年深受美帝大众文化荼毒,尤其是严重被美剧和脱口秀节目洗脑的无知青年,这篇网络写手杜撰的文章违背了我多年来构建的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美国观众的情趣其实一点不高雅,低俗粗鄙重口的内容在美国的节目俯拾即是,很受欢迎。请问,喜剧中心频道(Comedy Central)著名的动画片《南方公园》难道不低俗?难道没有讽刺瘸子残疾人?没调侃肥胖者?连同性恋、种族歧视这么犯美式忌讳的话题它都敢大肆调侃,何况“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区区小事?说真的,观众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去美国,但也不会傻到不知道在网络上瞄几眼美国节目。《南方公园》已经播了17季,历史可比《本山快乐营》长得多好吧。
稍稍绕开分级制度的话题,如果我们回溯一下现代西方文化中三俗内容的起源,会发现它们当中的不少恰恰是后世被认定为“高雅”的东西。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斯特恩的《项狄传》,乃至斯威夫特、亚历山大蒲柏的某些韵文和诗歌,仔细读,都能读出不少刻薄、粗鄙,甚至淫秽的声态和语言。你说这历史也是有意思,粗鄙内容流行之际,恰恰是西欧的市民社会逐渐建立,公民意识苏醒的时期。嗯……我先打住,不知你怎么看?
古语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低俗二字,暗合这“藐”字,具体点就是要把那些个表面道貌岸然、骨子里其实不值一哂的人物、思想、观念、阶层一概拉下马,让高高在上的他们接了一回地气。接地气的过程叫做祛魅(disenchantment)。从某种角度说,还是得允许低俗内容的存在,有些时候甚至得纵容它,因为说到底,人性当中有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是低俗的。
说回当今流行的“低俗”。喜剧中心频道播出过一个更重口味的真人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Comedy Central Roast )。每期主角是一个明星或社会知名人士,然后节目组邀请此人的一众好友(基本也是明星)围坐周围轮流对其吐槽——毫无来由的、恶毒的讽刺挖苦,几乎每个句子都涉嫌下三路和人身攻击。这个秀与“高雅”毫不挨边,但并不妨碍我喜欢。
我个人极爱吐槽纽约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那期,嘉宾里有我痴迷的拉瑞金和说唱大佬史努比狗狗。当史努比登台,对着麦克风劈头一句话说:“我可能还不及他一半的财富,但我的某个部位有他的两倍大,相信我。说真的唐纳德,我真想上一两个你的前妻,就想知道在钞票中g.c是个什么感觉……”他又色眯眯地转头对着嘉宾席上的听障女演员玛丽玛特琳:“她说话的声音就像有人用鞭子抽打一只海豹。”够毒够损,观众大笑,我亦鼓掌。大家皆为低俗之辈。
因此,继续传美国人骂本山这个歪曲真相的段子就等于传谣了,这可是要被请喝茶的大事,谨慎为好。
其实,这莫须有的低俗之事本不该怨到本山头上,而该怨电视台搞节目编排的负责人脑残。例如,在春节联欢晚会这种全国一心、合家团圆的黄金时间(prime time),播送赵本山略微低俗,过于市井情怀的小品节目确实有点不合时宜。在我国,黄金时间是个适合造梦的奇妙时段,却并不适合在这时直面生活的真实与猥琐。
一个建议是,本山的节目放在夜间11点后播出非常合适,播放前标注明“14岁以上”,或者“家长指引”的提示,这或许能成为皆大欢喜的做法——在世界好多地方,标明少儿不宜无非是一个常规举措。就像通篇低俗的《南方公园》,在美国它是14岁以上年龄观看的动画,英国是15岁,西班牙的标准甚至是18岁以上,明显是成人动画节目嘛。本山出品的一些小品同理,也应该事先分级,以防“教坏细路”,顺便让那些以抵制本山为业、得了高雅病的观众滚到路的尽头。
王小波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谈“媚雅”,说它的症状是“一味追求艺术的格调,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消受得了。”我是觉着,小波遗漏了数量更大的另一群人——整天反低俗,即使找不着例证也要瞎编段子反低俗的一大波正义之士。这类人比“媚雅”之徒更讨厌,也更等而下之,他们甚至失去了向“高雅”的标准谄媚的念头,彻底成为了无聊无趣之人,同时,也成为他们所反对的对象——低俗所调侃的绝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