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崔健的骨头真够硬
崔健的《蓝色骨头》之前试映,有好奇者追问某位记者,你感觉这电影咋样?异乎寻常的是,那位记者并没露出一脸习惯性疲倦地回答“还行吧,还可以”,而是当即告之“无从评判”!
我恰恰认为,这评价极为准确。因为您和我,都有过太多次如下熟悉的看电影经验:三五个镜头过去,您并不知道接下去故事会怎样,可你大约心知肚明后面的发展套路,好比警车先呼啸而来,然后再飞起来又狠狠砸在地上……结果电影到最后果然不出所料。于是第二天您会对周围询问似是而非地回答“电影还行”“还可以吧”,但它到底行还是不行?您说不出也道不出,这才是在美国大片“好看”背后的后遗症所在。
所以那位记者对《蓝色骨头》的无从评判,恰恰是个话题。因为这部电影完全脱离他之前观看的众多影片留下的俗套。崔健一把骨头迎面狠狠击碎的,恰恰正是您在电影院里可能的瞌睡、精美但毫无内容的八股作品。
假如从外壳、从表面看,《蓝色骨头》的人物也太过简单:一个爸、一个妈、一个儿子,再加几个旁人——就这么多,但管虎形容得好:“此电影格局不大,但体量很大。”
我喜欢那种“当胸给我一刀”似的电影,而《蓝色骨头》就像当初崔健的摇滚横空出世,扑面而来:“文革”选妃、父亲间谍、母亲在文工团的风流、年轻儿子的荷尔蒙冲动、地下摇滚、枪与玫瑰、纤夫与小号、癌症与风筝……我中途憋足一膀胱尿但半步都不敢离开,否则回来再看准得断片儿。其中也偶有疲倦,瞌睡虫刚要上来,动心的歌声随即响起:“我刚刚见到你,你是春天的花朵,长在了秋天里”。这无疑是我近年来除《少年派》之外,唯一深感剧烈内在震撼的观影经历。
电影看完,我当即发短信推荐给朋友:“《蓝色骨头》算不算伟大的电影让我再想一想,但它是巨片毫无疑问,绝不是砸钱挂大牌演员卖狗肉的所谓大片。”
崔健在试映后用沉闷的摇滚嗓问我:“你怎么说这电影?”我的回答是:“突如其来、大祸临头又恰如其分。” (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