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亲解《蓝骨》:性是正能量 没蛋会疼

2014/10/20 17:24:0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崔健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蓝色骨头》正式上映了。在杜可风颇有玩家意识的掌镜中,电影的剪辑实现了崔健的设定——1+1必须大于3,如果1+1小于3或者1+1等于2就是电视剧。他给老崔电影上映时在纽约录了一段VCR说,崔健大哥,你的旗子是红色的,蛋是白色的,骨头是蓝色的。

过度解读Vol.23崔健亲解《蓝色骨头》八问

过度解读Vol.23崔健亲解《蓝色骨头》八问

  【点击阅读本期过度解读】崔健亲解《蓝色骨头》八问:性是正能量

  崔健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蓝色骨头》正式上映了。崔健曾经说过,摇滚乐进入电影很容易,但电影进入摇滚乐却很难。音乐教父是很有自信地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将影片拍出了充满可能性的摇滚诗篇。一个电影的结尾在最初的设计中非常浪漫,他说,出了好多不一样的结尾。最初有皆大欢喜,还有一个是在船上仰望星空,剧本里写的乱七八糟的,什么样的都有。崔健希望靠大家专辑来捕捉自己的信息,而不是被他电影中环境里的信息所干扰。在杜可风颇有玩家意识的掌镜中,电影的剪辑实现了崔健的设定——1+1必须大于3,如果1+1小于3或者1+1等于2就是电视剧。

  这一期的《过度解读》应该这样看,看看崔健的,再看看女物娱乐提供的延伸阅读。至于怎么看这部电影,得到什么信息,还是您自己说了算。

  监制、主编:陈弋弋

  副主编:钱德勒

  撰稿:徐菲、钱德勒

  采访:徐菲

  策划编辑:梵一

  电影编辑:黄卓

《蓝色骨头》中的父亲和枪

《蓝色骨头》中的父亲和枪

  第一问:为什么要有枪这个道具,还能拍照?

  崔健自述:枪,是进入故事的好道具

  最早剧本里写的其实不是枪。这个电影不是讲暴力的,也不是讲悬疑的,跟枪没什么关系。但后来我在拍摄过程中逐渐学到了一些别的电影的经验,我也看很多片子,发现道具实际上是能够帮助观众用最快的时间进入这个故事。它不像电视剧,你可以把一件事儿拆开了很长时间去说清楚,电影不允许的,就要把很多东西都放在一起说,每一个道具都要起到语言功能。后来发现枪是最有象征意义的,所以有枪和枪伤,其实等于它是一个工具的多能性。

  我觉得枪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枪是很重要的权力符号。但我更愿意说它就是一个起到文学作用的工具,一个帮助观众用最快的时间进入这个故事对。

  电影中的枪,能拍照,也是一个身份的象征,一下子就能够把他父亲特工的身份全部表现出来。我们也研究过,确实那个年代在德国有这样的枪。

  延伸解读: 枪没了,做男人不行的

  钟华的父亲钟振清在被母亲施堰萍用枪打掉一个“蛋”后,很明显失去了性能力,电影中医生曾就此进行过“刻薄的嘲讽”,多年来他都是穿着裤衩在公共浴室洗澡,曾经把淘气扒自己裤子的钟华打翻在地。就像一把限量版的好枪最终深藏民间不能施展,父亲作为男性的尊严只要临终前才真正的得到正视。

  枪=男性性能力,这种寓意不算新鲜。崔健好友姜文曾经出演过的电影《寻枪》,片中马山就因为精神紧张而导致不勃,寻枪,也是寻找男性尊严。而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在“枪”这个章节中,孔维扮演的唐妻就曾经暗示丈夫每天早起只会拿真实的长枪在林子里打猎吓人,然后唐妻与房祖名扮演的小队长发生了***情。老唐困惑,专门去北京找朋友开导。巧的是,这个朋友就是崔健扮演。自然,老唐也有生理上的隐痛。

《蓝色骨头》中施堰萍手拿枪

《蓝色骨头》中施堰萍手拿枪

  第二问:父亲没有蛋,是隐喻父辈们的集体痛苦吗?

  崔健自述:没了蛋,很疼

  这个是我在创作的时候精心设计出来的,最早的剧本里边没有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我觉得一个特别帅的老头如果把蛋打掉,大家会有一种同情心,会觉得这个故事比较性感。很多人可能因为这方面有残疾会更有男性化的意念意识。所以这些东西只是一个文学处理而已,它像是鱼食,吊着你的胃口继续往下看。我们在有些地方放的时候大家不但不笑,还有人哭。因为他把一生中最隐私的东西,突然一刹那告诉了他可能是看最后一眼的亲人,他是很疼的。

  延伸解读:红旗下的蛋

  又要提到姜文。他给老崔电影上映时在纽约录了一段VCR说,崔健大哥,你的旗子是红色的,蛋是白色的,骨头是蓝色的。每一种颜色对于崔健来说都是有寓意的。红色,代表革命年代的情结和记忆,有政治寓意,蓝色,代表新一代的希望。而白色,则是纯粹的生命源动力。崔健的歌曲《红旗下的蛋》有一句歌词是:我们的个性都是圆的,象红旗下的蛋,头突然出来是多年的期待,挺胸抬头叫喊是天生的遗传,心里当然明白我们是谁的后代。很清楚的表达了“蛋”的出身背景——“妈妈仍然活着爸爸是个旗杆子”(歌词),这也是钟华的家庭背景,妈妈割去一段记忆活在大洋彼岸,带着脸上的伤痕,而昔日英武雄壮的特工父亲只能寄托于英雄的葬礼。

《蓝色骨头》中施堰萍用枪托砸伤自己

《蓝色骨头》中施堰萍用枪托砸伤自己

  第三问:母亲用枪托打自己自残,是要切断自己的记忆?

  崔健自述:一刹那的否定

  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否定就是一刹那,没必要像电视剧那样铺垫父母之间的恨。实际上这个处理很清楚,母亲有理想有能力有热情就是没有目标,有这个原因就足够摧毁自己。她曾经相信过爱情,失败;相信过家庭,家庭失败;拿枪打自己枪坏了,最后只能用枪托砸自己。

  延伸解读:曾是禁忌话题的“选妃”事件

  《蓝色骨头》里最大胆的情节就是涉及到历史的禁忌话题,即影射了臭名昭著的林彪之子“选妃”事件。指的是林彪的妻子叶群,为独子林立果选择最佳伴侣,动用了行政手段在全国各地各地的厂矿、学校、部队和文工团的适龄女性中展开筛选。选择的标准包括身高、长相、健康、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和政治出身等多个方面,由各级单位负责推荐和上报。后来因为林彪叛逃身亡,此事不了了之。历史亲历者之一张宁曾在1998年出版回忆录《自己写自己》,回忆了自己亲历的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知道刻意设计还是巧合,真实的张宁和影片中的施堰萍最后定居在美国,成立了新的家庭。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