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135万只买4.4平方米学区房的文章在网上一发布,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每平方米均价30万元,天价啊!
135万、4.4平米,还最多就是能给上学买个进门证。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该学区房对应片区名校奋斗小学。即使如此,仍一“坑”难求。
而据媒体说,户主买房后的落户及入学年限等问题,需看学校具体政策。这就是说,即便拥有了每平方米均价30万元的学区房,孩子仍然面临读不上奋斗小学的问题。
笔者通过百度了解了一下北京西城奋斗小学:有60多年历史。1999年4月,首都大规模城市改造,奋斗小学与太平湖小学、新文化街三小合并,改建成为公办寄宿走读兼有的学校。新校舍占地面积为1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
一句话,北京西城奋斗小学是北京的小学名校。所以学生趋之若鹜。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经过30余年的计划生育,加之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学生急剧下降。以笔者所在的县为例,初中适当集中,部分乡镇只剩下小学。大部分乡镇村小通过撤并只剩下完小,而且小学生已经不足百人,真正成了“门前冷落车马稀”。而县城的学校都爆满,名副其实的“今年欢笑复明年”。城市越大,学校门槛越高!
这简直让均衡教育无地自容啊!
如果教育资源“环球同此凉热”,农村的学生何以纷纷向城市挤,哪有每平方米均价30万元学区房的前世今生?
教育公平不应该只是口号,教育均衡也不应该只停留于表象。让教育资源真正的“一碗水端平”,让学生和家长真正觉得无论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半斤八两,求远不如就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和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和心声。但愿学区房早日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