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在华谊的三位艺人
“私人订制”式的专业化经纪服务,未能救难?
伴随着王牌经纪人的流失还有艺人的出走。2010年,当明星自组工作室渐渐成为趋势,与华谊约满的一线明星们也选择离开华谊自己做老板,华谊旗下大牌也开始组建工作室。如果说艺人资源的流失成为不可逆的趋势,那么如何运作艺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拼人强马壮不如以专业的服务为上,王中磊开始了思维上的大转变。
资深经纪人杨思维提出依靠电影资源来运作经纪业务并不符合时代趋势:“中国大部分造星都是在有制作能力公司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不是靠经济公司运作的”,她觉得还是处在原始的积累阶段。王中磊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道理,他曾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华谊的经纪业务还是较为原始的资源堆积”,并且提出要学习美国的模式,进入专业化时代。
华谊改变了以往的单向管理模式,开始以“公司服务艺人”的理念来对待艺人。具体的做法是根据艺人的个性定位为他们量身打造工作机会,电影《风声》正是这一时期华谊经纪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典范。在这部电影里,每个角色都是根据演员的特质打造,力图准确定位艺人的个人形象,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展现演技、魅力并奠定演艺地位”。最终的结果的确符合最初的设想,黄晓明的表演被赞突破,李冰冰更是荣获金马影后。华谊赢得的不仅是票房,还有华谊系演员的大获全胜。
2012年,王中磊认为华谊经纪已经进入了最好的时代,是在个性化管理的基础上朝着专业化目标奋进的时代,他将其定义为3.0时代。不过,专业化始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华谊经纪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似乎并没有大动作,具体的操作还是要倚靠公司的电影资源。一方面想摆脱背靠制作的原始积累阶段,另一方面又再次倚靠电影打造专业化服务,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姚晨的个人工作室尚在华谊
特别关注,“去电影化”毁经纪业务长城?
经纪业务失去原有资源依靠,具体操作方式受到动摇
倚靠个性定制作品的做法,华谊一直在专业化的改革中缓慢前进着。但2014年的一个重大决策却使这种做法难以为继。
2014年,华谊兄弟做出了“去电影化”决策,“不是不拍电影,而是不只拍电影”。华谊将业务划分为影视娱乐、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三大板块,向大型娱乐传媒公司迪斯尼看齐。在公司的转型中,原本属于电影的资源被分薄,根据2014年半年报,华谊的电影业务下滑近七成。当华谊电影减产,经纪公司又如何为艺人“私人订制”?
去电影化间接让华谊经纪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不但专业化改革之路受到影响,华谊经纪最大优势的根本也被动摇。 有一种观点指出,华谊之所以能成为艺人经纪行业的大佬,凭借的正是电影制作这一块金字招牌。所以公司做出“去电影化”的转型,是华谊经纪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去电影化”是自毁长城的举动,让华谊经纪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看整个行业,如今的中国艺人经纪产业主要有三种模式,其一是类似于华谊和博纳这样有制作公司背景的经纪公司。其二,独立经济公司,如王京花的十捌娱乐,常继红的千易都是业内佼佼者。 其三是艺人自组工作室,聘请经纪人为自己服务。在这三种模式中,华谊经纪一直凭借强大的制作资源占有优势。博纳经纪的总经理冯杏表示,因为演员远远供大于求,“所以有制作能力的经纪公司占有先天优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纪人认为:“公司本身有非常成熟的制作团队和导演,有大众熟知的热播剧,演员肯定希望与这样的公司合作”。华谊和博纳这样的大集团在影视制作和艺人经纪业务之外甚至拥有院线这样的资源,产业链闭合,资源互相渗透,集团背景为经纪业务提供强大后盾。
周迅曾是华谊艺人
反面观点:“去电影化”不该为华谊经纪业务买单
不过,一位从华谊离职的经纪人认为影视制作和艺人经纪一直是华谊独立的两个部门,互相影响但并不唇齿相依,“去电影化”并不应该成为华谊经纪问题的主导原因:“经纪和制作本身就是矛盾体,一个以项目为主导一个以艺人为主导。电影制片人对电影的完成度完整度有要求,导演对角色设定一定有范围区间,经纪公司未必能签到导演需要的演员”。他进一步强调,时代在改变,每年的大银幕数和上映的电影数量都在增长,电影不再是稀缺产品,对制作的依赖性已经没有那么强了:“以前是缺资源,现在资源分散,已经进入了从拼公司拼资源到拼经纪人拼团队的阶段”。
“去电影化”的决策直接使华谊经纪专业化的具体操作方式受到动摇,又使华谊经纪这种本来占有先天优势的模式失去资源倚靠。在现阶段,华谊经纪依旧受到华谊电影的影响,在华谊兄弟搭建娱乐通天帝国的过程中,电影的资源被分薄,给华谊经纪留下了一声叹息。
范冰冰曾是华谊艺人
经纪圈将进入 “小时代”?
行业寡头将成历史,合伙人、工作室或成趋势
从1.0保姆式时代,到2.0的职业化时代,再到3.0的专业化时代,华谊经纪在思想上走在了前列;但华谊经纪难以从根本上改革的体制,还有失去制作资源护航的所谓“专业化”服务,都让华谊经纪在前进的道路上逐渐减慢了步伐。这是华谊内部暂时难解的死循环,而时代的改变,也让华谊经纪在自身改革遭遇瓶颈的同时,慢慢失去行业老大的地位。
2005年之前,华谊经纪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哥,而如今说起华谊经纪,女物娱乐采访到的经纪人都不愿意给出肯定的答案。一位资深经纪人认为时代成就了华谊的传奇,但变化的时代也毁掉了华谊经纪老大的地位:“当年华谊兄弟有那么多大咖,还是因为那个年代电影没有那么多,电影是稀缺资源,华谊是金字招牌。03年左右一年上院线的也就一百多部电影,现在有三四百部电影,但是可使用的演员只有40多个,演员变成了稀缺产品。所以这个年代这样的公司不太可能出现,不会再有寡头了”。
提供专业服务的经纪人是未来行业关键
女物娱乐问到经纪圈大行业的现状时,资深经纪人纪翔和杨思维坚信电影制作资源不再是经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提供专业服务的经纪人才是关键。杨思维坦言:“当你提供的经纪服务足够专业的时候,你能嫁接到这个行业里最好的资源的时候,是不该拘泥于影视资源背景的”。纪翔则表示:“无论是阿里还是华谊,未来的最大的吸引力还是优秀的经纪人”。
黄晓明曾是华谊艺人
经理人联盟和合伙人制慢慢成为趋势
在纪翔看来,美国的创新艺人经纪公司(CAA)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流程,经济体系和商业体系很成熟,经纪人、管理人、公关、法律和财务各司其职,而CAA的本质则是经理人联盟和合伙人制。纪翔提出一个观点,如今的中国艺人经纪产业正处在过渡期,有很多以个体化工作室面貌出现的经纪人,但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形成一个个以股份制起家,以合伙人制创立的小型经纪人联盟,“这样的结构比较稳定,再逐渐往外扩”。纪翔坦言:“这个年代不是个体化的年代,再优秀也是一个人,要形成联盟,彼此协同工作”。
离开范冰冰工作室后,杨思维借鉴美国模式创办的壹心娱乐正是一家以合伙人制面貌出现的新型公司。她对公司的模式非常认可:“我们的模式我认为是目前最专业化的模式”。在她看来,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则是团队:“每个工作人员很强大,很专业”。
经纪产业的小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曾经的华谊经纪网罗了最大牌的明星,最顶级的经纪人。如今明星自立工作室已经成为公认的趋势,而经纪人也都倾向单飞。无论从艺人还是经纪人的角度,经纪产业的小时代已经拉开序幕。如果我们将眼光投至中国的整个娱乐产业,可以发现这样的改变并不特别。电影公司、唱片公司等等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以前都是大集团运作,随着民营资本的不断涌入,拍电影电视的门槛不断降低,小公司原来越多。在这个追求个人品牌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速食年代,有能力的明星和经纪人都不需要在依附于大公司,寡头不再,个人为大。
结语:
在未来,华谊经纪必将面临很多既专业又在体制上保持灵活的独立经纪公司、经纪人工作室或者经纪人联盟,华谊如何突破自己的发展瓶颈、在这个新的时代找到适合大集团的运作模式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市场很大,谁都不能取代谁,华谊经纪依旧会是具有影响力的公司。只是曾经以影视制作和艺人经纪为支柱的华谊兄弟集团将改写,在一个娱乐王国搭建的过程中,王国之中的一条支柱被替换了而已。
(杨晋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