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拉西扯皆成文章
朱晓剑的《后阅读时代》(金城出版社)是一本谈阅读的随笔集,该书分为五辑:“后阅读时代”是阅读的种种姿态,倡导优雅的阅读;“书之归去来”是对纸质书的眷恋与思考,让书流动起来;“与写作有关”是对写作的胡思乱想,归根到底是让文章有趣味而已;“书话与书评”是对书话的态度,时代不同了,书话的内涵会有所变化,要与时俱进;“我的读书生活”是对读书生活的理解,结合读书来回味现实。
朱晓剑提出“后阅读时代”,是因为多元阅读方式的介入。所谓多元阅读方式是指纸介质阅读和电子化阅读,阅读方式变得更多样化,特别是微阅读大行其道,微阅读是一种借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博客文、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人们往往称微阅读为浅阅读,这也是有偏见的看法,阅读的文章不在长短,也不能看发在哪里,关键是看文章是否有思想,你在读的时候是否认真思考过,对你的灵魂是否有触动。朱晓剑针对这个问题举了法国作家菲利普·德莱姆的例子来说明,读后会有收获。
朱晓剑同时还强调网络阅读是无法跟读纸质书相提并论的,读纸质书能让读者沉浸在阅读的氛围里,感受到书的温度,享受到书的温暖的味道,深度阅读,是网络阅读所难以替代的,朱晓剑把读纸质书称为“优雅的阅读”,真是说得妙啊!优雅是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优雅是从阅读开始的。
朱晓剑作为爱书家,对书之来去有自己的奇思妙想,书之来去,那都是一份爱,妙就妙在该有一个恬然的态度:“书,得之,固然佳;去了,只要是一个好人家,那也是不枉走一回。”让书流动起来,朱晓剑想起了出版人吴鸿的丢书——每隔一段时间,会把自己用过的书放在博客上,谁有用,拿去。对于爱书家藏书的聚散是个老话题了,朱晓剑写《流动的书》,为书的去向开出了一剂良方,“好书的价值正是在于它的流动性,流动的频率越多,在某种程度上则说明它的价值越大”,“须知,世间美好的事物大抵难聚易散,而往往人才是真正的烟云。那好书会依然长存,留在人间。”对于纸质书的存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纸质阅读已走过了好几个时代,当下则是电子书时代来临,电子阅读势不可挡,我们要理性地对待阅读方式的转变,现在已是纸质书和电子书并存,不管我们是否接受,在不同的时代,一些风景都会消逝掉,读后让人释然。
朱晓剑作为写书人,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对随笔、小说的写作进行了解读。在《随笔的写法》里说:“我猜想所谓随笔,就是把心里话说出来。”说出来得有说出来的方法,“写出自己的心里话,真诚、有味,是基础,在此之上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话语方式,再恰当地表现出来。”我想有趣味是随笔的灵魂,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即获得知识,又有些许的幽默,读来才好玩。由朱晓剑对随笔的看法想到了叶兆言,他也喜欢有趣的书,他读陈之藩的《剑河倒影》写道:“或许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缘故,陈先生对人文科学的态度,更多的是因为有‘趣’,是喜爱,他只是一个票友,客串着下海写些文章,偏偏这些文章比许多专业作家出色得多。”读英国作家德波顿的《拥抱似水年华》感叹道:“好在德波顿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一会儿揶揄调侃,一会儿严肃正经,硬是把一本应该有说教意味的小书,写得如此有趣好玩。”对此,叶兆言称之为“笔趣”,他说:“我很乐意见到阿城的文字,说来简单,因为他是个有笔趣的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后阅读时代》也是本有趣的书,东拉西扯皆成文章,朱晓剑也是个懂笔趣的作家,他读了爱丽丝·门罗的《逃离》后写道:“但不管怎样,正是因为我们能抽离出来,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智慧:生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啊,阅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阅读有趣味的书。
孙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