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推拿》的沙复明很像我,挣扎 着也妥协着(组图)

2014/11/30 6:03:56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导演娄烨邀秦昊(左)出演《推拿》中沙复明一角,秦昊让娄烨答应他一个条件:他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角色性格自己定,导演不能干涉。秦昊所演出的人物的盲态是那种眼睛半睁半闭,略略翻出眼白,眼皮始终处于微微颤动的状态。

  导演娄烨邀秦昊(左)出演《推拿》中沙复明一角,秦昊让娄烨答应他一个条件:他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角色性格自己定,导演不能干涉。

  秦昊在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中饰演一名魅惑的男同性恋。

  早报记者 陈晨

  出道十余年的秦昊,大概还没有伊能静微博里的“秦先生”更为人熟知,你可以说他低调,是游走在娱乐圈边缘的文艺男青年。《青红》里的小混子、《春风沉醉的夜晚》里的同性恋、《日照重庆》里的夜店舞者……他们都由秦昊扮演,但又都不是他。

  采访当天,秦昊和记者约在离地铁站出口最近的一家拉面店“边吃边聊”,当时正值下班晚高峰,路人行色匆匆,没有人认出他。采访结束后,秦昊直接赶往机场,去接从台北归来的女友伊能静。

  在秦昊身上,你很难看到普通演员常有的“包袱”,大概是因为,他始终觉得演员只是一份工作,希望观众只记得角色本身,在镜头之外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实际上,三获戛纳提名的秦昊身上从不缺少话题,只是骨子里的坚持和严苛让他对剧本和角色有自己的标准,就连娄烨邀他出演《推拿》也得答应他一个条件:他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角色性格自己定,导演不干涉。第51届金马奖,娄烨的《推拿》包揽7项提名斩获6项大奖成了最大赢家,作为娄烨“御用演员”的秦昊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他说沙复明很像他自己,异类却自以为主流,有理想却无法避免庸俗,挣扎着也妥协着。

  自信站在盲人里

  让人辨不出真假

  终于“浮上地面”的娄烨的新片《推拿》描摹了一幅盲人群体肖像,剧中的盲人们各有各的“盲态”,有的“狰狞”、有的呆滞、有的与常人无异,众多盲人中,秦昊的盲态最考验演技。

  秦昊所演出的人物的盲态是那种眼睛半睁半闭,略略翻出眼白,眼皮始终处于微微颤动的状态。因为失明,又急于感知外部世界的一切风吹草动,除了眼睛上的戏,秦昊的表情姿态还时刻处于“揪着耳朵”聆听的迫切样子。

  早些年秦昊在与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签约时,就曾提出条件,“只要是娄烨和王小帅的电影,无论有没有钱,什么时候,都一定去。”而此次,娄烨向秦昊发出邀请之时,秦昊却是犹豫的。秦昊说自己不愿轻易尝试自己可能“搞不定”的角色,说搞不定,一是因为自己没演过,二是“看到太多失败的案例”。

  做准备工作的过程中,秦昊自己在网上找了许多盲人的图片发给娄烨,他观察到“盲人眼部周围的肌肉因为长期萎缩都是抠进去的”。秦昊还自己亲自去找一些化妆师尝试特效妆容、到厂家去定特制的隐形眼镜尽量靠近盲人自然的肌肉状态。和剧组大量非职业却是真盲人的职业演员在一起,秦昊坦言,这是他压力最大的地方,“我一直跟人说,最怕合作的就是真的小孩、真的老人,还有就是群众演员。因为他们是真的,而我是在演。所以我在这部戏的时候,给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标,就是我跟这些真的盲人在一起观众分不出来哪个是盲人,哪个是职业演员。”

  秦昊在盲校体验生活,又跟专业的推拿师父学习推拿手法。与盲人真正生活在一起,他发现“原来人在看不见的时候语速和语感全是不一样的”。所以那段时间,秦昊闭着眼和身边的人聊天,感受盲人的语速和语感。从盲校回到家里,秦昊也坚持蒙着眼睛继续“体验生活”,那种随时被人搀扶、无法确定周身世界的感觉持续了一天半,秦昊感觉到了心理的极限:“那种恐惧感、挫败感,有耐心用尽、烦躁的情绪在里面,那种东西很复杂。我觉得如果真正能做到接受这个现实的人,比普通人都强大。”

  因为是群戏,戏份分散又必须在场,演员们都在剧组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秦昊说他最大的动力,就是和盲人演员的相处,从他们身上感受力量。与他们的相处中,秦昊体会到,平常对待而不是呵护备至才是最大的尊重。“我没有把他们当做眼睛看不见的人,有些地方他们确实表现出不便我也不会去帮助,因为这是他们可以做得到的。我不想把他们放在一个需要我来保护的地方,我觉得人和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