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泉:认真地做个“业余”天使

2014/12/3 14:36:53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i黑马:这两年,海泉在音乐与互联网跨界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创新工厂的李开复老师算是海泉做天使投资人的“启蒙导师”。海泉认为,明星做投资要降低风险的办法之一是通过经验累积真知灼见,然后找到专业的团队来一起做。

  i黑马:这两年,海泉在音乐与互联网跨界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完成了自己在职业理想上的升级迭代。今年,38岁的胡海泉以投资人的身份首登2014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对此,海泉表示:“我可能就是一个热衷于学习的人,还是个‘业余’的天使投资人。”

  目前,海泉还是将70%的时间花在演艺事业上。处理完各类排练、演出的行程,海泉又用微信、邮件、视频、电话会议等方式做着“业余”的投资人工作,有时甚至半夜三点钟还在线上。总体而言,相比起几年前偏感性的财务投资行为,现在的他做投资要更认真,也理性、专业多了。

  羽凡眼里的海泉一直是个精打细算的人,有没有投资眼光这事儿暂不好下结论,但胆识是一定有的。羽凡爆料,2000年时,曾被海泉“忽悠”一起做了些玩票性质的财务投资,尽管大多数最终成了“小败局”。

  事实上,算上此前做财务投资的那几年,海泉做投资已有五六年的经验,累计投资了十几个项目,涉及医疗器械、光电产业、手游、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音乐以外的领域。不过,令他遗憾的是,竟然从来没有在自己的行业(音乐)上投过一笔钱。“不过,我之后会花一些时间围绕巨匠在整个音乐产业链的布局做一些投资。”海泉说。

  发掘对投资的兴趣

  海泉开始对投资产生兴趣得从音乐产业受到互联网冲击开始聊。一开始,海泉只是一门心思地在思考如何通过互联网探寻音乐未来的发展道路,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并不深。海泉一度也找不到突破的门路,就一点点开始学习,在对互联网逐渐认知、理解的过程里也慢慢发掘出了自己对于投资的兴趣。

  真正开始学习做投资是在三、四年前,海泉对未来做投资的方向做了梳理。从长久来看,海泉认为文创行业是众多行业中最能够浅入深出的。“我可以尝试用资源和资本去整合,建立一个良性运转的行业平台,希望能帮到一些创作者,或者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海泉是那种对未来充满好奇的人,受到兴趣的驱动,他后期又做了很多非音乐行业的投资项目。用他的话说,投资不分行业,只要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团队,或者能够找在认知上有共鸣的的好项目,会有一种很天然的满足感。

  创新工厂的李开复老师算是海泉做天使投资人的“启蒙导师”。

  “有一次我们做自己的文化节,想邀请开复老师来做我们高端访谈的嘉宾,那次他刚好没在,不过还是建立了联系,没过多久,我去拜访了他。”

  当时,李开复的创新工厂投资了很多跟娱乐相关的技术公司,急需找到一些专业的投资顾问。在与海泉的沟通过程中,李开复非常认可海泉针对一些项目提出的及时反馈建议,他发现海泉身上有做投资的潜质。他鼓励海泉成为中国的“Ashton Kucher”,Ashton Kucher在硅谷的成功得益于他驾驭娱乐资源和人脉的能力,李开复在海泉身上看到了相同的优势。

  “投资”这事儿在海泉看来,就像是创作一个作品:“投资其实是对未来的投票,我们投自己票的时候是带着逻辑和使命感的,它不是一个游戏那么简单,就像有的人愿意在牌桌上找寻刺激,而我在投资上这件事上觉得很刺激,与其说投资别人,不如说是找一个志同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创业,这跟觅知音一样难能可贵。”

  明星做投资是把双刃剑

  演艺明星做投资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嫁接投资和进入到投资、合作团队时,有天然的强大势能。作为跨界的投资人,海泉也深知自己作为艺人的资源和名人效应的优势。“大多数人对明星会比对普通人有一定的认知,这在跟他们聊项目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敲门砖。另外,对于现在很多需要转型的传统公司来说,他们都急需向内容营销、产品化营销转型,而羽泉本身拥有的品牌效应和巨匠团队的娱乐营销能力、经验对他们是有诱惑力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明星做投资是很受创始、企业家欢迎的。”

  反过来讲,明星做投资要冒的风险比普通人要大很多。如果判断不准确导致项目“流产”则会对积累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艺人品牌造成严重的价值耗损。

  海泉认为,明星做投资要降低风险的办法之一是通过经验累积真知灼见,然后找到专业的团队来一起做。“如果围绕音乐领域的话,我可以算是专家,但对于其他行业,我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海泉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助推者和串联者,他的任务是寻找到合作伙伴、专家、科学家。

  投资理念

  海泉学的是外贸管理专业,投资人的职业经验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累积的。他善于从所有看过、合作过的案例里总结规律,也虚心地吸纳前辈和书籍里总结的一些经典投资案例。在过去五六年的投资经验中,海泉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投资理念。

  首先,对于早期投资项目,更看中乐趣和价值观。投项目眼光这件事情是最不可测的,也就是说,种子投资或者天使投资失败率是居高的。比起做单纯的财务投资,海泉更看重自己对于早期投资的乐趣和价值观。

  其次,针对那些不是亲身接触,而是机构投推送过来的项目,考量首先得基于两个标准:第一,这个产品是否跟自己的认知趋势相符,有些创业者如果开篇路就走歪了,基本可以不用再聊;第二,除了有好创意,还要看团队的执行力,这直接反映了创始人的专业度,以及创始人,甚至联合创始人的团队合作力。

  此外,根据创业项目的不同类型要分别做评估。比如,对于科技类的项目,会更关注产品本身;偏向线上的产品,要看它是否与投资人所认知的互联网模式一致;线下的项目要看它是否符合未来消费者的习惯和行为趋势;最后,创业者的个性、审美以及价值观是否与投资人一致。

  在跟初创型企业的创始人在一起时,要扮演一个创业合伙人的角色,站在这个角度上去思考能为产品做些什么,而不仅是投资这么简单。一般而言,整体的思路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浸润式的学习和认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对感兴趣和正在学习的行业的未来趋势有一定了解;细化、了解创业项目在行业里的市场份额占比,判断项目未来的成长空间;同时,还要会判断一家公司的团队构架、股权架构设计得是否科学。

  海泉看项目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从自己身边去发现,二是跟一些投资机构合作。“它们愿意跟我分享,也很看重我在娱乐营销和艺人关系上的一些独属资源,大家都希望让我来参与,所以我每天会获取很多项目的讯息。”

  现在,海泉平均一个月收到几十个融资需求的PPT。但他透露,目前能够让他兴奋的好项目并不多。他表示,现在投资界的泡沫化太严重,一些盲目的投资行为影响了行业的氛围。比如,有三个机构在关注同一个项目,一些闻风而来的投资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付了钱占个地儿再说。海泉认为,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一个投资经理还是应该有自己的判断逻辑,哪怕只是喜欢这个创业者人本身,那也是一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