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医疗题材电视剧存在一个统一的通病——披着专业剧外衣的爱情剧。《青年医生》也不例外,被认为是扛着医疗剧大旗的青春剧,而剧中也确实运用了较大的篇幅讲述青春、情感。
为此,赵宝刚也有些无奈,他表示,写的太真实了,这部剧刚好在饭点播出,观众一边吃东西一边看血淋淋的内容,怎么看得下去,直接就换台了。如果把爱情和趣味的内容再去掉一些,电视台又不会买账。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赵宝刚透露,虽然为了这部剧自己也亲自去急诊室考察,尽量做到和真实的急诊室相符,但毕竟在医学方面,自己是个门外汉,“关于医疗常识的戏我加不了,因为我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在生活戏当中去加患者和医生、医生和医生的关系。”
记者:虽然《青年医生》一直被说是一部医疗剧,但很多人觉得它的核心还是青春励志的偶像剧,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赵宝刚:比如我们去拍一个纯粹的医疗剧,把爱情的比例减弱的话,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在专业性上必须很强,而且故事得编的极其精彩才可能吸引观众去看。
你想想每天看死亡这事是一多沉重的事,所以从这一点考虑,我就把生活形态的戏融进去了,年轻人怎么可能不谈恋爱呢?除了工作,第二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谈恋爱,这是年轻人的特质,所以一个年轻的戏里边没有恋爱,那我觉得就特别不丰满。
记者:但会给人一种不专业的印象。
赵宝刚:人们会有一种习惯的状态,说写医疗剧就要写医疗,爱情不要太多,这是什么逻辑?比如说剧里边会有一点八卦,它是一种趣味,你要把这些趣味去掉的话,再把爱情去掉一些,那估计电视台也不要了。所以这里边还有一个娱乐的过程,这是共性,你想去阐述自己的个性观点的时候,必须用一种共性的手段来吸引他们看。
记者:也有观众觉得医生们都在唠嗑、谈恋爱?
赵宝刚:关于医疗常识的戏我加不了,因为我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在生活当中去加患者和医生、医生和医生的关系。最主要的问题是你不知道医疗知识的对错,加上拍这部戏没经验,如果下回再让我拍这这种戏,那我经验就多了,剧本弄完先找一个专家团队挑错,哪儿不专业先挑出来。
记者:现在影视剧创作几乎都是快餐文化,是不是没有这么长时间来仔细打磨一部剧本?
赵宝刚: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创作者必须去拍自己熟悉、喜欢、愿意表达的题材,我在前些年所拍的一些东西,是我愿意表达的,我是懂的。《青年医生》里边有好多东西我不太懂,特别是专业知识不太懂,所以出现目前所出现的这些东西是正常的,如果说谁不吐槽,说拍的太专业,我倒觉得特别不正常,那个时候可能网友会给赵宝刚另外一个封号“很专业的医生导演”。
不在乎观众是赞是弹 “我心里都有数”
虽然不少观众的目光都被剧中出现的专业知识错误所吸引,但必须承认,《青年医生》中也有专业的地方。三位医生竞聘住院总时,剧组请来了真正的急诊科大夫坐镇。而剧中对医患关系的处理,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同。
赵宝刚直言,虽然自己从来不看任何评论,但拍戏时,剧中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坏,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自己心里都有数,“吐槽归吐槽,认可还是会有的。”
记者:剧中医患关系的处理还挺巧妙的,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称赞,你有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评论?
赵宝刚:我是从来不看评论,每部戏我都不看。这部戏从创作角度来讲,我非常清楚它对社会的意义,对青年人的意义和对整个医疗环境的意义。那这个戏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也非常清楚在哪儿,所以关于网友吐不吐槽,或者不管专家还是观众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是好是坏,其实我是心中很有数的,大概他就是一个基本完成了经济效益的作品,未来收视也还可以,未来的文化口味、文化影响也会有。所以它达到了这几个点,从目前的国产电视剧的当代题材来讲,就应该是给鼓励的。
记者:所以就是对网友的称赞和吐槽,你心里也是有数的?
赵宝刚:当然。你设计的很多东西,还是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吐槽归吐槽,认可还是会有的。
记者:之前也有一些医疗剧是展现医患关系的,但是难免会被扣上太偏袒医生的帽子,你觉得《青年医生》的优势在哪儿?
赵宝刚:它实际上是一个期望,是未来的期望。这样的青年医生我喜欢,这样的医患关系、这样的处理,对待病人的态度,我觉得中国医疗应该是这样的,我期盼的是这样,对人类有好处、有益处的一种意识。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我觉得是这个片子的价值所在。
赵宝刚神话不再?“我不在乎收视率,就没打算造星”
几年前,但凡提到赵宝刚的作品,电视台都争先恐后地抢,因为只要导演一栏打上“赵宝刚”三个字,基本上就是收视保障。而通过参演赵宝刚电视剧走红的演员,更是一抓一大把,他也和海岩一样,被誉为国产剧的造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