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专刊微信订阅号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料峭燕山》
今年,郑连群的两幅作品颇引人关注,一幅是机场航站楼的工笔巨画《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另外一幅便是入围全国美展的《料峭燕山》。
画中人
日前,一幅长8.2米、高4.1米的国画巨制《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亮相。该画是迄今为止本市国画家创作的最大尺幅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其作者就是著名画家郑连群。郑连群是一位工写兼擅、技法完备的画家,他的半工半写花鸟画清新秀逸,且涉猎题材广泛,其写意画亦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书法造诣和文学素养同样是为同仁称道的。
画
中话
绘画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不读书会使心源匮乏,而不写生则必然创作枯竭。”郑连群说绘画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而正是这种遗憾才会极大地激发画家的创作激情。而要减少遗憾就要努力充实自己,画家苦读诗书并非是为了吟诗填词,而是要以“诗思入画”,提升国画作品的思想和文学内涵,使作品的情景意境更加深邃而耐得品味。写生不仅是创作之源,而且是画家对中国画传统技法由“知其然”至“知其所以然”所必需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只有轻松驾驭技法并把握充分的创作素材才能尽情抒发笔墨情怀,才能踏破前人藩篱,创作出更具艺术个性和时代风貌的作品。正如郭沫若诗句所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画
中情
细笔勾马阔笔描松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描绘了徜徉在松间的六匹骏马,作品气势恢宏、清新秀逸,象征着天津未来的美好前景。《料峭燕山》则描绘了北国早春的雪景,表现了冬雪覆盖下萌动的生机和希望。不变的松林,不变的骏马,却融入了不一样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不一样的思想内容。前一幅画借物咏怀,体现了一种即将一飞冲天的状态;而在后一幅画中尽管北国的早春仍然寒气袭人,稀疏的飞雪还在山林中随风飘洒,人们却能从六匹骏马的悠然神态中感受到春的脚步不可阻挡。
“中国画的创新必须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本色不变,必须保持中国画的美学高度不变,保持其蕴含文学思想内涵的特性不变,这是中国画区别其他画种的本质属性。”骏马奇松是郑连群十几年来画得比较多的题材,而近来其正探索以骏马为表现主体到以松林远山为主体的着力点转变。他正在探寻着一种新的变化:在主辅关系及笔墨、物象、意境上颠覆自己的艺术惯性,从而求新求变。
为画好马,郑连群经常往返于跑马场和内蒙古大草原。他认为国外的马气宇轩昂,而中国骏
马雄阔沉静,“洋马的肌肉骨骼相对比较矫健,能更好地体现骏马瞬间爆发的内在力量。”于是,他在创作中将洋马的部分结构巧妙地融入中国骏马的风骨之中,使之既不游离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本质,同时又能体现向上的精神气象。“山巅峰间的苍松与寺院庙宇的古树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范。”郑连群说山间的苍松挺拔秀郁,庙宇中的松树古朴凝重。于是,通过写生他以自己特有的笔墨方式,刻画出与前人截然不同的参差奇松。如今,即便人们见到他的画作,不看落款就知这是郑连群的作品。
雨中竹景色少意深
最早知道郑连群是因为他画的《听雨》。画面中婆娑的雨竹占据了大半个空间,他用水破墨、墨破水的艺术手法,将云摇雨曳的竹林夹风带水地铺展在人们眼前,云里雾里,风来雨去,将若隐若现的凉意、似有似无的感伤推到大家面前,让人一下子想起幼时下雨、无处玩耍时透过窗子向外看到的雨景,使人们不由为之感染动情。而那在细雨中停留在竹枝上的雀鸟又演绎
着画外的故事,置情趣于微妙之中,用功夫于尺幅之外,引发无尽的想象。
郑连群的“雨竹”是远近闻名的。他以独特的破墨法把竹子在雨中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雨中俯仰摇曳的竹子含混而清晰,时疏时密的雨滴在竹子之间倾洒飞溅依约可闻可见。传统的雨竹是画竹子在雨中的动态,而郑连群则是通过竹子去展现雨的意境,这是他三十年如一日
不懈探索所得。他的雨竹构图严谨,疏密得当,画面饱满而不臃肿。郑连群的作品用色很少,甚至到了吝啬的程度,所以看上去往往给人的印象不是很华丽但是清新秀逸。在他的笔下,雨的氛围妙趣天成,竹子在雨中的韵味、动态刻画得淋漓尽致,那扑面而来的雨意和着依约可闻的鸟语竹馨,带着读者不觉进入雨中的竹林,给你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
诗词文章皆可入画
郑连群是一位卓有文采的国画家。浏览郑连群作品,最令人回味的就是洋溢在尺幅之间诗意般的笔墨情怀。他的画作犹如一篇篇抒情的诗章,从中可以管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画家虽然不是思想家,但不能是没有思想的画家;绘画虽然不是文学家作品,却不能是缺乏文学底蕴的画作。”郑连群说画家作画不是对自然景物的传移摹写,而是借物咏怀,是借以抒发怀抱、借以宣泄胸中的块垒,画作中每一笔都要用心灵、用心思去考量。郑连群的国画作品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属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格,他的作品具有可叙述的诗意境界和款曲情怀。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郑连群
在热衷于绘画的同时,着魔一样地迷上了经史子集。他师从著名词人寇梦碧先生研习诗文,对经史子集用功很深。那时适逢刚刚改革开放,很多线装古籍及影印本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出现在新华书店或古旧书摊上,但不少都是部头较大、发行量少、定价偏高的版本,对于当时工资普遍在二、三十多元钱的工薪阶层而言,要买这些书籍无疑有点拮据。而当时恰好有画店常年收购郑连群的国画作品,他便三天两头跑书店用稿酬买来了大量古籍。每天作画、读书,废寝忘食。读书时左手一堆古籍、类书,右手一堆辞典、笔记,边阅读边整理归纳,这也为其以后的国画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渤海早报记者王姝雅摄影史淞予实习生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