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太能侃了连庞麦郎金句都用上了

2014/12/17 18:47:29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摩擦摩擦……”这句庞麦郎的著名歌词,从音乐大师谭盾嘴里一说出来,合练的女乐手,笑得琴弓直接掉在地上。前段时间,《女书》的谱子早已寄给杭州爱乐,但昨天谭盾到了后才发现,这个版本是以前费城交响乐团演过的。

  “摩擦摩擦……”这句庞麦郎的著名歌词,从音乐大师谭盾嘴里一说出来,合练的女乐手,笑得琴弓直接掉在地上。

  本周六,谭盾最新创作的微电影交响音乐史诗《女书》,将在杭州大剧院亮相。昨天,记者全程观摩了谭盾与杭州爱乐乐团的排练,也见识了老谭私下的幽默感。

  一开始,提前约好的专访险些流产,因为提前给到乐团的谱子版本不对,谭盾大半天都心情不好。还好,这个“老牌暖男”最终还是阴转多云,“我希望女书能感动全世界。”

  彩排现场轻松又愉快

  各种比喻和形容词

  昨天中午,就在记者赶往大剧院的路上,接到了主办方的电话,“谭盾的专访可能有点问题。”

  这种时候,这种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再三询问后记者才得知,谭盾的说法是“排练时间不够,要先保证排练”。

  这不是记者第一次和谭盾打交道,善于和媒体打成一片的谭盾,理论上不会无故放鸽子。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谱子出了问题。

  前段时间,《女书》的谱子早已寄给杭州爱乐,但昨天谭盾到了后才发现,这个版本是以前费城交响乐团演过的。但他要排的,是之前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版本。

  一来一去,改谱子就成了件麻烦事。对于极其注重艺术细节的谭盾来说,这种事有点崩溃。

  “你看他,大半天都板着脸。”谭盾助理说。

  好在排练现场,谭盾丝毫都没带着情绪,一如既往“轻松加愉快”的风格。

  能侃,是所有记者对谭盾公认的印象。在排练室里,他则把“能侃”转化为各种稀奇古怪的象声词。在给乐手们描述旋律时,有些天外飞仙式的象声词,你都不知道他是怎样发出来的。

  特别善用比喻和画面感,也是谭盾提高排练效率的绝招,“乐队彩排不要听逗号,要连起来”、“整个村庄就是流水”……这样的形容,全场不少于10次。

  从乐手们的表情看,虽然对眼前这个大师带着敬仰,但绝不拘谨局促。

  《女书》中有一种特殊乐器,是用两块石头发声。排到某段时,谭盾突然叫停,朝着打击乐手的方向高喊:“注意,摩擦摩擦……”意思是不要用力猛打。

  此“庞麦郎金句”话音刚落,全场笑翻,还有乐手接茬——“在光滑的石头上摩擦”。

  这部作品是前卫的6D

  还将去十个国家巡演

  何为“女书”?它是目前世界现存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完全由女性创作、传授并使用,流传于湖南江水一带,字形飘逸舒展,字音富具乐感。

  按照谭盾的说法,女书既是视觉文字,也是音乐文字:“简单来说,它是山里的传统女人之间的一种闺蜜语言。世世代代传唱,通常是母亲教给女儿,说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好母亲。”

  在创作上向来天马行空的谭盾,如何会瞄准这个题材?

  谭盾说,有一年他去台北演出,晚上在诚品书店闲逛。从书架上随意取下一本书后,他就躺在那儿看了起来,很快就被里面关于女书的内容所吸引。第二天,谭盾就直接买机票飞往女书发源地——湖南。

  创作过程并不容易,因为女书是非常私密的,所以刚开始采风的时候,那些女书的传人,都对他非常警惕。

  “还好我有足够的耐心。”专访中,谭盾告诉记者,他慢慢给她们唱自己的音乐,讲自己的音乐……再后来,那些人都开口了。这部《女书》,也被谭盾看作是“为自己的母亲和姐妹谱写的音乐纪念碑”。

  离经叛道,是多年贴在谭盾身上的标签。这次也不例外。虽然《女书》是个古老的题材,但在谭盾看来,这部作品绝对“前卫”,“它是前所未见的‘6D’。”

  什么意思?在听觉上,有女书歌唱、交响乐演奏和竖琴协奏的“3D”;在视觉上,画面中融合了书写、音乐和唱腔的“3D”,“加起来,就是非常奇妙的‘6D’。”谭盾说。

  谭盾的人生理想,是希望自己能像贝拉·巴托克弘扬匈牙利民族音乐一样,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带到全世界。而《女书》则是他又一次雄心勃勃的尝试,杭州站结束后,这台演出还将去智利、荷兰、新加坡等十个国家巡演。

  “它会感动全世界。”谭盾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