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予穿35斤貂皮大衣拍戏 佟丽娅脸部被冻红

2014/12/17 23:59:39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一个香港导演,拍一部红色经典,既没有过度改编成“雷片”,也没有恪守陈规成“样板戏”,反而深挖出了经典里的商业元素,让它成了一部很有可看性的电影。昨日,徐克新作《智取威虎山3D》在京首映,效果令人惊喜。

  一个香港导演,拍一部红色经典,既没有过度改编成“雷片”,也没有恪守陈规成“样板戏”,反而深挖出了经典里的商业元素,让它成了一部很有可看性的电影。昨日,徐克新作《智取威虎山3D》在京首映,效果令人惊喜。

  50、60后可放心

  经典的杨子荣还在呢

  5岁的时候,张涵予就背着木头枪,在大街上扮演杨子荣。曲波小说《林海雪原》的出版,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演出,让杨子荣成了一代人的男神。几十年来,鲜有导演敢于或愿意将它搬上大银幕。徐克执导这部作品,还要拍成3D的,对于这件事,相关人等的第一反应很多都是质疑、顾虑、怀疑。

  但记者看片发现,看着《智取威虎山》长大的观众大可放心,杨子荣打虎上山、智斗栾平卧底威虎山、百鸡宴上消灭匪帮等经典情节都有保留,影片没有恶搞,也没有恶意颠覆。片尾字幕时播放了一段“脸怎么红了?精神焕发”的样板戏唱段,甚至与影片中的对白一模一样。

  小说作者曲波的女儿在看片后也表示了肯定:“得知徐克要拍,最初担心会拍成怎样,尊重原著是好,又怕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接受。看完感触很大,如果爸爸还活着,肯定也会被震撼。”

  80、90后也可放心

  惊险、机智还很搞笑

  对80、90后来说,尽管多数人并未真正看过小说、京剧或其他,但“智取威虎山”这5个字已经成为固定印象,意味着红色、样板戏。但记者要说的是,你真的不会想到,徐克镜头下的红色经典很有娱乐性、很有可看性。它没有刻意强调这是一个“解放军剿匪”的主旋律故事,而更突出人物本身的个性,谍战、动作、枪战、搞笑,140分钟里跌宕起伏,看起来非常过瘾。

  少剑波率203小分队在夹皮沟伏击土匪一段,土匪滑着雪橇从屋顶飞过,解放军则动用各种意想不到的土办法,一场以少敌多的伏击战,打得既有地道战、地雷战式的机智,又有巷战、近身肉搏里的刺激,虽有“解放军都是神枪手”的嫌疑,却是很有看头。

  杨子荣卧底威虎山的部分里,更是布满笑点。除了以往人们熟知的土匪黑话,徐克丰富了威虎山九大金刚的个性,土匪的狠劲儿不减,又多了几分江湖气和东北人天生的幽默,竟有些呆萌的感觉。

  幕后>>>

  演员冻惨了,徐克拍爽了

  本报北京专稿特派记者万旭明

  因为“这是一个特别的、幽默轻松的故事”,徐克对《智取威虎山》产生了兴趣,乃至关于雪景戏、动作戏、斗智戏的种种幻想。在雪地里拍了百余天,徐克算是尽量满足了幻想,剧组可是吃了不小的苦头。不过,从这些较真的细节里,也能看出徐克口碑一直不错的原因了。

  不拍上下集,这种方式已过时

  张涵予在5年前就与徐克接触《智取威虎山》,却一次次被告知“剧本不满意,还得再改”。红色经典早已被高高架起,人们已形成固有印象,创作者也已形成固有习惯,改编实在不易。但影片最初的原则就是“必须重新解构,必须符合当下语境”。

  徐克想过剪辑成上下集,立马被监制黄建新否决,因为“上下集这种方式,全世界都没人在做了,观众生活压力这么大,哪有时间等着看下集?”徐克想过保留少剑波姐姐这个人物,这是他看原著小说时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之一,但“拍好再改,不如改好再拍”,最终忍痛舍弃。

  穿35斤大衣打虎,打了15天

  徐克坚持在极寒能到零下30摄氏度的小兴安岭实地拍摄,从隆冬时节拍到了4月化雪。用佟丽娅的话说就是,“在一个没水没电,连手机都没信号,只能点着蜡烛讲鬼故事的地方,从一开始还需要用腮红化出红脸颊,演到直接被冻出了通红的脸蛋儿。”提起在雪乡拍戏的情景,演员们真是刻骨铭心啊。

  张涵予的戏份最多,几乎完全没有离开剧组。片中一场打虎戏,在树上蹦来蹿去,观众看着刺激,演得却是遭罪。穿着35斤重的貂皮大衣,对着空气,与想象中的老虎搏斗,就这样拍了整整15天,每天除了皮袄,其他衣服全湿透。不过张涵予演得很过瘾,按他的说法:“中国演员里能演好杨子荣的,非我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