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3D》张涵予雪景
长江日报讯(文/纪文君)毫无悬念,《智取威虎山3D》成为贺岁档华语片大赢家。
影片票房持续走高,一举冲破7亿。上映近20天之后,受观众追捧热度未减,武汉排片仍多达269场,仅次于新上映的《重返20岁》和《博物馆奇妙夜3》。
影片首映当晚,冯小刚从影厅出来只说了六个字:“商业片,拍得好。”这个“好”,离不开徐克导演一腔热血,也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精心雕刻。观众讨论最多的,除了不提醒认不出是梁家辉的座山雕,还有张涵予诠释的杨子荣—一个满口东北黑话的英雄。霸气流利地讲出大段拗口台词,让人“不明觉厉”,但张涵予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却傲娇表示,这些对他而言真心小儿科,“小时候,见面都会说,都成顺口溜了。”
不过,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虽演得来硬汉,却做不来暖男。如今演腻了英雄,希望有更多尝试。
他说,自己私下很幽默,爱说话。而谈到自己的古家具收藏嗜好,张涵予却仿若从数百年前穿越而来的文人骚客,把玩文征明的香盒成了他的一大乐事:“明清的家具在我眼里都是最美的,而且收藏要能够为我所用,我可以坐在一把有几百年历史的椅子上看书,我能把弄一个文征明每天都用到的香盒,这都是收藏瓷器书画实现不了的……”
他喜欢木头的质感,喜欢岁月流经的痕迹形成的包浆。
四五岁就会说“黑话”
长江商报:《智取威虎山3D》中,您要讲大量“黑话”,台词拗口,但十分出彩,您为此做了哪些功课?
张涵予:如果说做功课,那我四五岁时就在做功课了。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时,里面每一句台词就种在我心里了。“黑话”我太了解了,我们小时候见面儿都会说“黑话”,都说成顺口溜了。但是很多年轻演员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拍摄时,我还能教他们。
长江商报:这是您第一次出演3D电影,有没有什么遗憾?
张涵予:《智取威虎山3D》是我拍完最迫不及待想看的电影,因为有太多特技和后期,成片跟我们拍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其实第一次看片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我把虎打死之后,推开它重重地吐了两口气。当时是在北京棚内拍的,我拍完就说,别忘了在这个地方加上哈气(白色雾气),但成片中最后没有,也来不及改。不过,艺术注定会有遗憾,遗憾的存在,是我们继续创作的动力。
长江商报:过去您与内地电影人合作较多,此次与徐克和梁家辉这些香港电影人合作,有没有不同感受?
张涵予:没有什么不同。徐克导演比较善于整体控制,演员到现场先自演一遍,他看到了,马上就会调动机器来配合你。我也会跟导演探讨一些细节处理,比如杨子荣第一次进威虎山时的台词处理,我们特别心灵相通,他上世纪70年代在纽约看到样板戏,正好我也是那时候很喜欢。
而家辉哥从那么温暖的南方,一下子被扔到这么冷的东北,每天化三个小时妆,化成一个看不出是谁的座山雕。卸妆之后站在我面前,我就看着他琢磨,这人是谁呀?因为从早到晚带着妆,已经习惯了他座山雕的形象。
长江商报:红色经典样板戏变成时髦动作大片,听上去很神奇。
张涵予:左右观众喜好的因素太多,比如演员、自身经历,偏好,或细微情节代入感……电影关键还是故事、人物,这是主线。把文化融入商业片,让更多人接触到,我觉得很好。好比我们这次,拍的是红色经典题材,很多人提到“红色经典”“样板戏”就觉得主旋律、高大上,但其实主旋律、红色经典也可以拍得很好看,跟商业电影结合得很好。
张涵予饰杨子荣
男粉多说明价值取向正常
长江商报:您的银幕形象多以英雄和硬汉为主,会不会担心被定型?
张涵予:(形象)被定义在所难免,其实也说明了在这一类角色上面有认可度,现在找我出演这类角色的仍比较多,导演会先入为主,觉得找我比较保险。我其实现在比较抗拒再接战争戏、古装戏,还是想多尝试一些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角色,过过表演的瘾。
我平时挺幽默、挺搞笑的,但让观众印象深刻的都是那种沉重和深沉的角色。影迷有种惯性,会把屏幕形象和现实中的人联系在一起,就会觉得我是那个形象的代言人,这种惯性思维很难改变,只能通过不断的追求和对以往的挑战,去证明给观众看我还行,还可以演不同风格的角色。
长江商报:如果有形象反差较大,比如很“娘”或者很“丑”的角色找到您,您会考虑么?
张涵予:“娘”或“丑”,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剧本和角色找到我,如果找来了我还是要看人物和整个剧本,看这个人物是剧情需要,还是为了“丑”而“丑”,为了“娘”而“娘”,所以会不会接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长江商报:您会考虑演而优则导么,有没有自己特别想搬上大荧幕的素材和故事?
张涵予:导演这事得慎重,现在还没有这个冲动,我还有很多没有尝试过的角色,现在有时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确实还有太多想要演的戏没演,如果要当导演,可能会腾出一两年的时间什么都不干,先把剧本弄得扎扎实实的。我自己弄,我得有创作的欲望,然后找到我欣赏的团队来跟我一起弄第一个作品,这事还没有提上日程。
长江商报:一直以来,不少成年人都是您的粉丝,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乃至00后都成为了您的粉丝,“老少通杀”的感觉如何?
张涵予:我觉得粉丝好像还是80后、90后居多,而且我的工作人员告诉过我,他们有数据显示我的粉丝里面男性偏多,我觉得挺好的,说明现在大家的价值取向还是挺正常的(笑),男人应该具有男子气概。任何时代看一个男人不应该都只是看外表,男人更重要的还是内涵,年轻的时候可以走帅哥路线,但是年龄增长一些之后就要有丰富的内涵作支撑,当然在年轻的时候就很有内涵当更好,会让这个人看起来更立体,更有深度。
不是暖男,热爱古董家具
长江商报:您认为自己算很高产的演员么,一般多少时间留给工作,多少时间留给生活?
张涵予:我肯定不算是高产的演员,我差不多半年工作,半年休息,也很少权衡产量和质量。我只要演了一部戏,就会负责任地演好,而且我从不会计划好今年接几部戏,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或电视剧,因为我觉得跟每一个作品、每一个角色都是缘分,它有缘才走到你的生活里。但是我会给自己放大假,是因为我在演完一部戏之后需要一段休假的时间来清空自己,让我归零,这样才能再投入到下一个角色里。
长江商报:您常说男人要有担当,那您在生活中是一个英雄式大男子主义的人,还是个会做饭的全能型“暖男”?
张涵予:说到这个我觉得挺惭愧的,我不懂浪漫,年轻的时候就不懂,对于家里的事都是我的妻子在打理。我不会做饭,也不算暖男,因为好多人觉得我挺高冷的(笑),因为我有时看起来不太爱说话,但是了解我的人就知道,我其实挺爱说话的。
长江商报:听说您的最大爱好是收藏古董,以及明清时代的家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爱好?
张涵予:我觉得生活中要充满美的东西,你喜欢购物,觉得鞋啊、包啊是美好的也行,只要你睁眼能看到的东西觉得是美的就行,我觉得明清的家具在我心里在我眼里都是最美的,而且我一直觉得收藏要能融入生活,我收藏明清家具也是因为它们都是在我生活中能用到的—我能坐在一把几百年的椅子上看书,我能把弄大文人文征明每天都用到的香盒,这都是瓷器书画实现不了的,而且我喜欢木头的质感,那种岁月流经的痕迹形成包浆,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