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 | 新疆人洪启夺华语金奖

2015/1/26 20:34:48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八年潜心打造的《黑夜的那颗心》专辑,成全了洪启,也向国人又一次呈现了以他为代表的新疆本土音乐人独特的民谣曲风。洪启亦被权威乐评人称为“民歌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歌谣被称为“中国流行乐罕见的美丽纯粹民谣”。

  洪启,有人熟悉,有人陌生,他的代表作《红雪莲》曾在全国红遍大街小巷。

  2015年,来自新疆的洪启凭借专辑《黑夜的那颗心》获得华语金曲奖“最佳民谣艺人”大奖。这个奖,他等了八年。他一度也认为自己只能被提名。

  八年潜心打造的《黑夜的那颗心》专辑,成全了洪启,也向国人又一次呈现了以他为代表的新疆本土音乐人独特的民谣曲风。

  下面,请大家跟着最后一公里,一起进入属于洪启内心鲜为人知的民谣心路历程……

  《最后一公里》记者梁亚楠 乌鲁木齐独家报道

  1月15日广州,华语金曲颁奖盛典。

  洪启,出生于新疆和田地区一户普通的维吾尔族家庭。这位维吾尔民谣歌手3个月大的时候被一对从浙江淳安来新疆支边的内地夫妻所收养。

  独特的成长经历也让洪启创作的歌曲充满人文关怀。1992年,洪启开始音乐创作。他的音乐形式质朴而简单,色彩明亮;题材宽泛,内容涉及社会和爱情。

  洪启亦被权威乐评人称为“民歌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歌谣被称为“中国流行乐罕见的美丽纯粹民谣”。

  对话洪启:“我曾想当一名服装设计师”

  《最后一公里》:《黑夜的那颗心》这张专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的?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创作这首歌的经历吗?

  洪启:2013年初,我在大理。《新周刊》的孙冕老爷子给我提供了大理的“梦蝶庄”让我暂住。那房子背靠苍山面向洱海,感觉好极了。

  白天,我在院里晒太阳,听伴奏时,就躺着填写歌词,顺着脑海里流淌的情绪写。我写到“诗人和工匠都在迷茫”“黑夜的那颗心飘忽不定……”自己的眼角不知不觉就湿润了。也许那时,我只是想让自己有温暖润心的思绪吧。

  华语金曲奖“最佳民谣艺人”奖杯。

  《最后一公里》:《黑夜的那颗心》这张专辑获得语金曲奖“最佳民谣艺人”大奖,你心里第一感觉是什么?对于之后的音乐创作,会不会尝试其他风格?

  洪启: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参与制作这张专辑的朋友们,他们都是非常棒的音乐人,帮我从技术上更加完善了专辑的表现力。这次获奖,也让我充满了继续写好歌曲的动力。

  在我理解来看,民谣本身是一种有源有根的音乐形式,但自己也并不排斥其他风格的尝试。这张唱片里,自己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摇滚《一点一点的来》、布鲁斯《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和世界音乐《跟着佛祖去流浪》。

  《最后一公里》:从《红雪莲》到《黑夜的那颗心》,这两张专辑相隔20年,你怎么评价这两张专辑?

  洪启:《红雪莲》至今还是我唱片里传播最广泛的歌曲。这张唱片曾被乐评人李皖称作“中国流行乐罕见的美丽纯粹民谣”。而《黑夜的那颗心》里更多是即兴之作,是两张气息完全不同的专辑,代表了我在不同时期的心绪。这十年,我唯一没有变化的是情怀。十年,这个世界和社会都变化很快,但是,有一种民谣信念始终陪伴我左右。

  《最后一公里》:在内地闯荡这些年,能说说小时候在新疆的故事吗?

  洪启:小时候住平房,家里人去北门叫进城。现在这个地方在外环路的边上,四周高楼大厦也多了。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住在南山矿区的时候,远远就能看见天山的博格达峰。它给我一种信念,让我觉得踏实。

  2004年夏天,洪启穿着母亲为他做的休闲衣衫在塔里木河畔留影。

  母亲是我最大的骄傲,她是一位手艺高明的裁缝。自小到现在,母亲为我做过很多套非常合身的衣服。记得小时候,我不愿意穿和别人一模一样的衣服。母亲拗不过我,就和自己一起设计,还总能剪裁出新颖别致的衣服。那时候的衣服用料和工艺都非常简单,但效果却出奇得好。

  因为这个原因,小时候,我还曾经梦想当一名服装设计师。记忆里,母亲喜欢看《时装》订阅杂志,这也是我最早接触的时尚读物。那时,母亲还经常带着我回浙江老家学习服装裁剪的手艺。

  2004年整个夏天都是在新疆度过的,母亲买来黑色棉布,为我做了两套飘逸清爽的休闲衣裤。后来,我穿着这身衣衫,我去了库尔勒、阿克苏和喀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在塔里木河畔,在喀什的葡萄架下,都留下了这件衣衫的“身影”。

  你受谁的影响,就想成为谁

  洪启从吐鲁番去乌鲁木齐的路上。

  《最后一公里》: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弹吉他搞音乐的,受谁的影响最深呢?

  洪启:1990年,我去阿克苏当兵,服役期间认识了一位喜欢弹吉他的战友,从此喜欢上了乐器。之后,我更加习惯用音乐表达自己。只要有时间,就开始尝试创作歌曲。

  那时候创作歌曲已经成为一种“语言”。当然,那会儿我还在青春期,基本是纯粹的抒情歌曲居多。对我影响我最深的还有齐秦、王洛宾、崔健和罗大佑和鲍勃·迪伦。

  1992年,我认识了齐秦。然后,自己还带他去见了王洛宾。当时,我去一个酒店下面等齐秦,他包了一个车,我们一起去见王洛宾。罗大佑来新疆的时候,我们也是如此,之后的生活里,我和他们都成为了好朋友。

  我们就是一家人

  《最后一公里》:现在多久回一次家乡呢?

  洪启在吐鲁番农家大院。

  洪启:这五年来,我每年最少要回个七八趟,回去看看父母,看看朋友。在自己的记忆力,不管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我时常会想起和他们在夜市里喝得烂醉如泥的日子。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情同一家人。

  正如我在《回乡之路》里唱的:请允许我把你的故乡,也当做我的故乡。北京、西安、深圳都是我生活的家,但新疆是我精神的唯一故乡。

  新疆是根,无论生活在哪里,我的歌曲创作源泉都在天山脚下,在喀什乡镇,在民间艺人……新疆给予我的情感和激情,太多太多了。

  德威龙董事长郑金标领受“年度最佳专辑企划奖”。

  PS:《黑夜的那颗心》这个获奖专辑由新疆德威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出品,此外,由德威龙选送入榜的童谣《喀什的孩子》硕果累累,演唱者苏菲娅琦琦获得“十大小歌手”“十大金曲”“最佳民族小歌手”三个重要奖项。对于获奖的新疆选手,德威龙董事长倍感骄傲,他说希望新疆能走出更多优秀的青年人,让新疆更多优秀的多民族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走向世界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