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杨梅洲、昭潭 每个地名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2015/1/31 15:10:42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走在这座我们生活的城市,湘潭很多的地名大家都应该很熟悉。雨湖历为湘潭风景名胜地,自古以来许多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佳作,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名句一直流传至今。

  解码湘潭(一)

  湘潭在线1月31日讯 走在这座我们生活的城市,湘潭很多的地名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但是,这些地名是怎么得来的呢?它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雨湖区因雨湖而得名,岳塘区因岳塘而得名……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湘潭晚报会同湘潭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以及湘潭的一些知名学者,为大家解码湘潭。

  雨湖

  湘江一大桥西侧有一个雨湖公园。桥头鸟瞰,含湖临江,柳荫环抱,莺飞燕舞。雨湖公园是湘潭市民和外地游客娱乐、休闲的中心场所。雨湖是怎么来的呢?老市民还能说上一二,年轻的就没有几个能说出个所以然……

  雨湖由来已久。《潭城史迹》云:“相传约六百年前,明吉王三世偕徐妃春游于此,途中遇雨,见雨滴荷钱,千万珠跳,感景而命名。另说,雨湖地势低洼,积雨成湖,故名雨湖。”光绪刊《湘潭县志》说:“湘浦通沟,辟为后湖,变谓之雨湖。上为烟柳堤,外多园寺。”也就是说,这里原来只是一条连通湘水的沟,经人工开辟才成湖的。全湖分上、中、下三湖,水面共约360亩。1954年,这里辟为公园,开始修浚,并沿湖广植柳树。

  雨湖历为湘潭风景名胜地,自古以来许多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佳作,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名句一直流传至今。现在雨湖里面亭台楼阁,曲廊回栏,竹树浓荫,假山矗立,备极幽雅。湖中修筑了风格迥异的七星、八仙两座桥梁,桥拱宽大,游船畅通;还修复了原有的发源殿、岸花亭、夕照亭、双璧坊等名景。其中“双璧坊”的来历是这样:清嘉庆年间,有民女二人,时称“艳慧双绝”,被骗入妓院。二人坚贞不屈,夜投雨湖而死。邑人乃为二女立坊于雨湖旁,由当地探花石承藻题墓为“双璧冢”,署坊曰“双璧无瑕”,一时诗人盛为吟咏。

  杨梅洲

  奔流的湘江,自东南进入湘潭后,曲折弯转向东北方向流去,将整座城市分为东西两部。江水从城中穿绕而过,造就了湘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江中那美丽的小屿,就是我们熟知的杨梅洲。

  清朝湘军总教头曾国藩曾在杨梅洲上造船,训练水师。洲上风光秀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场所。每逢节假日,来杨梅洲烧烤、游乐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

  湘潭有句老话:“过了杨梅洲,不想吃茄子。”意思是讲杨梅洲的茄子味道鲜美,无处可比。如今,虽然杨梅洲茄子的鲜美已经在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但杨梅洲那美丽的传说将永远留在我们脑海中。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杨梅洲是南北隔水相望的两个小沙洲。两个小沙洲上分别住着两户靠打渔为生的人家,一家姓杨,一家姓梅。两家的儿女长大后,定下了亲事。但梅家担心女儿嫁到杨家后,隔着江水相见难。杨家儿子大手一挥:“我们如果把两洲之间填起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于是,两家人齐心协力,从别处挖来泥土倒入江中。他们每天挖呀,运呀,填呀,辛勤劳作,不知流了多少汗,填了多少土,终于将两个小洲连接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大洲。两家人也高高兴兴为两个年轻人举行了婚礼。后来,洲上的住户逐渐多了起来,人们为了铭记杨、梅两家人填江造洲的功德,便将这个洲取名杨梅洲。

  杨梅洲还有一些动人的传说,比如“金鸭婆”的故事,洲上人家老少皆知。相传,杨梅洲是两只金鸭婆托起的一块石头演变成的。当江水上涨时,两只金鸭婆就会把杨梅洲托起,水涨洲高,江水永远淹不到洲上。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抢走了一只金鸭婆,另一只金鸭婆为了逃避日军的追捕,也和它的主人一道投入江中不见了。从那以后,杨梅洲年年遭水淹。

  昭潭

  昭潭乡(现为昭潭街道)因昭潭得名,我们在当地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询问昭潭的来历:老人们都说只知其名不知其意,小青年们就更别提了。

  站在昭山上眺望湘江,只见江中有一处江面,水色深沉,使人有深不可测的感觉。若是春夏涨水时节,此处则水流湍急,形成一个很大的漩涡,船只稍有不慎,便有被卷入漩涡沉没的危险。这,就是自古以来遐迩闻名的昭潭。

  有学者考究,湘潭的得名甚至就是源于昭潭。昭潭在东晋南朝时靠近当时的湘州治所,又被称之为“湘州潭”。隋朝时,改湘州为潭州,就是因昭潭得名。这在《九和郡县图志》中有明确记载:“隋开皇九年,平陈,改(湘州)为潭州,取昭潭之名也。”

  对于昭潭的记载,《湘中记》有“昭潭其下无底,湘水最深处也”的记载,《寰宇记》中录有“昭潭在昭山脚下,潭水如墨,深不可测。”昭潭还有一说,它是一石穴,直通洞庭。刘孟叔《异苑》中说:“有人覆舟,堕甑,出于洞庭,即知地穴暗通也。”因为昭潭深不可测,从古到今,产生了很多传说。

  相传,东晋时期,昭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姓贾名玉。贾家家财万贯,膝下只有一女,舍不得嫁出,欲招一上门女婿养老。有一天,一自称自幼父母双亡的少年书生上门,带着许多金银财宝,胜得贾玉的喜欢。贾玉便招这名书生为女婿。书生在贾府成亲后,努力为贾家积攒钱财。每逢春夏涨水时便外出做生意,到了秋冬水浅时就回来。每次回来都赚了很多钱,金银珠宝装得满满一船。

  这个女婿有个怪毛病,常年爱用冷水洗澡,一洗就是一两个时辰,而且吩咐贾家小姐不要去看。有一天贾家小姐忍不住好奇,等男人洗到一半,便偷偷地去看。结果发现澡盆里躺着一条龙。小姐吓得一叫,龙化成书生走了出来:“叫你不要看,你要看。许真人要斩我,我躲在这,他找不到。现在你叫破了,他马上会找到我,我要走了。”贾姑娘拖着书生:“几年夫妻,你怎么说走就走,况且我已有了身孕,你不能走。”书生急了:“我平时所得珠宝,都是趁大水潜于水底,把人家的船弄翻,把人吃了,把珠宝运回你家报答你们隐藏我的恩情。如今被发现了,不能不走。”书生转身化成龙欲腾云而去,突然天降一宝剑,将龙斩为两截。

  许真人斩龙后,还要杀贾姑娘:“这女子已受了孽龙灵气,也会变龙害人。”贾玉夫妇苦苦哀求:“我女儿心地好,就是变龙也不会害人,请真人手下留情。”许真人告诫了贾姑娘一番,临走告诉贾玉夫妇:“这个房子底下已被孽龙掏空作为藏身之地,不久就会下沉,你们赶快搬家。”贾玉夫妇千恩万谢,将家搬到高处。几天后,贾府真的沉了下去。沉下去很深很深,成了一个深潭,深得探不到底。这个潭临近昭山,人们后来叫为昭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