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用手机去捕捉“有味”之物

2015/2/1 14:00:44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初秋,萍乡孔庙,学骑单车的小孩。那个在地铁上打盹的男孩,将帽子撂在伞尖上,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像悬在半空中,仿佛他在睡梦中施了魔法。(中国首届十佳手机摄影师评选由快拍快拍网在2013年10月发起,共收到3553位手机摄影师的作品。

  《手机摄影师》

  傅拥军 彭娌娌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5.1

  春天的小街,印满世界各地图案的箱包。店门口,女孩在“世界”的一角啃烧饼。

  香港,过马路的人,这一刻成为舞台的中心。

  初秋,萍乡孔庙,学骑单车的小孩。阳光打翻下来,沐浴着年少岁月里不知情的他们。

  微介绍

  摄影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一直与科技和硬体演变相关,从达盖尔银版到湿版、干版,再到胶片、数码,人类的观看,无论是观看的方式还是观看的角度,因为摄影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而手机摄影的出现不仅使人类的观看方式愈加便捷而碎片,更因为即拍即传的特点而改造了人类的联系方式和彰显了人的存在。这本书兼具摄影师拍摄手记、访谈和获奖作品于一体,是中国手机摄影生态系统的一个样本。

  问:为何选择这组而非其他组作品参赛?

  李婷婷:你拍到什么,在于你看到什么;你看到什么,在于你想到什么,以及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性格决定我不停地东奔西跑,2013年依然不断地在路上:大都市,二三线城市,还有我的家乡。但不管我身处哪一座城市,它们都直接指向我的乡愁,无论我走到哪,我永远也走不出它的边际。所以取名《2013,我的内心剧》。

  问:谈谈拍摄的经验总结,谈谈照片背后我们看不出来却比较重要或有意味的故事。

  李婷婷:快捷地捕捉瞬间。

  那个在地铁上打盹的男孩,将帽子撂在伞尖上,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像悬在半空中,仿佛他在睡梦中施了魔法。手机的方便和隐蔽性,让我捕捉到了这个神奇的瞬间。

  长沙暴雨淹路的那张照片同样如此。湘春路,沿街店面被水淹没,店老板一边从店铺中用桶舀水出来,一边跑到路中间阻止大型车辆开进去,以免更多的水灌进店铺。我乘坐的公交车刚开进路口,几位店老板跑过来拍车门,要司机返回。当时路况复杂,调头已经不可能,这位女老板依然在暴雨中挡在车前使劲挥动手臂。2013年夏天的长沙常常暴雨倾城,正是在这一天前不久,一位漂亮的90后姑娘不幸落入下水道,再也没有回来。

  问:手机摄影可能会在视角、风格选择上给予你更大的自由度,但风格容易模仿雷同,这个问题会困扰你吗?

  李婷婷:有困扰就会有警惕。比如手机在画幅和画质上达不到单反的效果,对于纯粹风景摄影和精确度高的人像摄影来说,会显得“小气”。于是手机摄影几乎无一例外地去捕捉身边一些“有味”的东西,碎片化过度,让大量照片仅仅是“有味”而不是“有意味”。“巧思”让你与众不同,但也往往成为投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