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于越”先民

2015/2/14 7:42:48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说文解字》中说“夷”字,乃是“从大、从弓”,据说东夷人最早发明弓箭,擅长射箭。”  二是因为“于”与“禹”同声,读如“禹越”,即“越人为禹后族”的意思。九夷之后,就是越族的兴起,关于大禹的祭祀就由土著越人来负责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如今。

  那秋生

  “于越”是越族先民的另一种写法。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后,越以此散,越国王室的一些成员及部落首领,各自率部散居东南沿海、西南山区,于是形成“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的局面,常见的有:于越、骆越、扬越、濮越、荆越、瓯越、吴越、闽越、赣越、滇越、南越、东越、巴越、夔越等。

  笔者以为,有关“于越”的解释,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因为“于”与“夷”同声,读如“夷越”,即“越人为东夷族”的意思。按照古代习俗,称中原汉族以外的都是少民族: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越人在东方,故称为东夷族。

  《说文解字》中说“夷”字,乃是“从大、从弓”,据说东夷人最早发明弓箭,擅长射箭。词典中关于“夷越”的解释是:“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各族聚居地区之称谓。”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建议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二是因为“于”与“禹”同声,读如“禹越”,即“越人为禹后族”的意思。远古以来,大禹与越人有着极深的渊源,“越人为禹后族”的观点一直非常流行。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初为部落首领。因尧美其绩,乃封夏伯,故称伯禹。《史记·夏本纪》集解引《谥法》曰:“受禅成功曰禹”。

  史载,夏后帝少康之庶子无余,被封于会稽,自号于越。所以有人以为,“于越”即是“无余”也。古代典籍多有记载,姒姓为越地之禹后。会稽之名源于“会计诸侯”,传说中大禹在此所行的会盟、祭祀、婚姻、丧葬以及诛防风这五件大事,均与中国第一王朝夏朝的建立有关。

  三是因为“于”与“羽”同声,读如“羽越”,即“羽人国的越人”。这个羽人国就是指东夷的一个部落,他们以鸟为图腾崇拜,自称“羽人”,善于“鸟田”(耕作之意),实际上是巫者模仿鸟类动作的一种祭祀舞蹈。

  《墨子》中说:“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当年大禹周行时到了九夷的地方,在教化东夷羽人后突然死于会稽山。九夷之后,就是越族的兴起,关于大禹的祭祀就由土著越人来负责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如今。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