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一词,到底是谁首先提出的?我查了半天,确实没找到那个“最早”的人,但是讲到影响力的话,应该是从雷军的七字诀开始的,雷军把他所认为的“互联网思维”浓缩成了七个字,即“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诀!
此前,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互联网企业大佬,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今后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对生活和商业影响力不断加强的时代大背景下,“互联网思维”似乎成了互联网从业者不得不拥有的思维,否则就会被视为OUT了!
记得张瑞敏在海尔2014年开年大会的演讲中说:“传统的思维方式都要改变,变成互联网思维。”无数人只顾着为张瑞敏的转变叫好,可是很少有人追问张瑞敏:你心中的“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海尔将如何为“互联网思维”而转变?一年过去了,我没有看到海尔有什么大的转变!
在诸多大佬对“互联网思维”的定义或观点中,我比较青睐周鸿祎所说的“互联网思维是常识的回归”,他认为“用户至上”和“体验为王”是最重要的!
但是不得不说,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传播,“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和理解五花八门,而各种鼓吹更是让人无所适从。
从2014年4月开始,当“互联网思维”风头正劲时,我是最早在微博上公开质疑“互联网思维”的人之一。(当然了,我当时不过一万多粉丝,声量有限,“质疑”的杀伤力自然也有限。)而现在,“互联网思维”终于如我所愿,变得灰头土脸,可不知怎得,我居然,居然又有一丝失落,怅然若失的感觉……
现在细想一下,其实我质疑的只是黄太吉煎饼、雕爷牛腩、马佳佳套套们等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因为实在看不惯他们比赵本山还能“忽悠”,质疑他们实际上跟互联网本身到底有没有思维丝毫没有关系。
再后来,有个跟“互联网思维”沾边儿的词叫“情怀”,这个应该是由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而来的,不过爱着爱着就恨上了,玩着玩着就被玩坏了。其实从词义本身而言,我是蛮喜欢这个词儿的,消费者都是因需求而存在的,但如果有一天,某种需求令他们意想不到而又直击他们内心时,那就是一种情怀,而此时,作为生产者,也就终于可以释怀了!
我的理解是,互联网只是工具,没有思维,思维源自于人,“互联网思维”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自然对“互联网思维”有不同的理解,无论对错,都无法强加于人!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上吵吵闹闹、嘻嘻哈哈,但最终能留下的还是包容与分享!
互联网的本质是互动、联合、网络!人们需要在海量的信息库里更快速、更精准、更平等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才是互联网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假如有“互联网思维”,它一定不是营销思维,更不是电商思维,它也不仅仅适用于互联网企业,而是服务于所有企业!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分享给朋友: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土地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