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嘉琛专栏
一切巧合得就像某种预谋:去年1月中旬,麦田发布长篇博文《人造韩寒》,揭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倒韩”风波,最终让一些人亢奋地高呼“将韩寒拉下了神坛”;今年1月中旬,南都娱乐周刊独家爆出央视女主持柴静的婚讯,连锁反应式地掀起了一场“砍柴”运动,她被置于舆论风暴的中心,私生活和情史被八卦,业务水准遭同行恶批,就差有人站出来宣称“公知女神”的光环已经被击碎。
“砍柴”运动已持续两周时间,争论的主题也经过了一次变奏。事件之初,“木子美”号召网友针对柴静揭私揭丑,曾在微博闹出一地鸡毛;最近这段时间,闾丘露薇和董路的业务批判,好歹让争论变得严肃和有营养了一些。尽管诸如“柴静做新闻和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少了一本《论语》”这样的批评有些刻薄,但总体来说,能够保持理性和克制的业务交流,总比千方百计想把人搞臭更值得肯定。
很多人都在分析“砍柴”运动为何会出现,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嫉妒”因素,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同行相轻”,还有人怀疑争论本身就是炒作新书的一种手段。这种对动机的揣度,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一方面,每件事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参与争论的每个人完全可能有不同的出发点;另一方面,这毕竟是一场肇始于社交网络的口水风暴,其实很多围观者纯粹是附声起哄和无意义狂欢。
不过,从去年持续数月的“倒韩”运动,到“民主女神”刘瑜被逼退出微博,再到最近的“砍柴”运动,其实可以看到一些相同的社会情绪。这些人成为舆论靶心,不是因为有他们有什么原罪,而是因为他们遭遇了网络世界的“反造神”。
用一个如今已经被污名化的词来说,韩寒、柴静、刘瑜都是“公知”——即公共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曾因频繁就热点时事发表有见地的言论,成为频繁出没于媒体报道的意见领袖,也成为众多年轻人追捧的偶像;他们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正面,拥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仿佛隐隐拥有了超越常人的“神性”。
“神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公共形象的刻意经营与精心包装。而这里所说的包装,主要还不是指当事人选择性呈现自己光鲜的一面,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形象塑造。别的不说,单说出版社为推高销量而为这些人推出一系列活动,安排重磅的媒体访谈,就已经扮演了重要的“造神”角色;而韩寒、柴静等人身后的团队所做的事,与那些包装娱乐明星的经纪团队相比,已经没有很大的区别。
“造神”让这些人实质上成为了商业利益链的一部分,喜欢他们的人不会对此感到反感;但不喜欢他们的人,只要遇到合适的契机,只要有人站出来挑头,就容易从分散状态汇聚成一股反对力量。那些“倒韩”的网友,那些“砍柴”的人,未必对韩寒和柴静有多了解或多厌恶,但他们对这种刻意塑造的“神”的负面情绪,很容易被唤醒。甚至有很多人,仅仅是通过表态来显示自己的立场。
最近两三年时间,“公知”已经从一个褒义词,逐渐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这其中有知识群体自身的问题,也与网络语境下的祛魅有关。不过,刻意“造神”固然值得商榷,动辄“拆神”或许也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