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私生活被扒 网友力挺:柴姑娘,挺住!

2015/3/2 11:05:53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最近,“柴静”这个名字在微博上被骂疯了。”   曾经就有老男人局里的一位私下里表示,“我们眼中的柴静是没有性别的”。实际上,无论微博上“挺柴派”和“扒柴派”斗得如何水深火热,《看见》的销量据说已突破百万,连续五周蝉联书市冠军。

  柴姑娘,挺住!

  最近,“柴静”这个名字在微博上被骂疯了。先是“不加V”每日每夜连篇累牍地从其私人生活不检点,到出镜节目主要靠“演”,骂了个底朝天;再是闾丘露薇暗讽柴静只能称作主持人而不能称之为记者;接着是董路引述“柴静像雷锋”说,他说,雷锋无论帮助了多少人,人们记住的只是雷锋;而柴静无论采访了多少人,人们记住的只是柴静。

  对柴静的批评,一是集中在她做记者不称职这一点上。闾丘露薇认为柴静出镜时是“表演”采访,“记者是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后面的,电视记者不会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柴静关注新闻中的人而不是背后原因,安全讨巧,最终只让其个人受益。然而,有网友反驳,《新闻调查》中的柴静和《看见》中的柴静都是记者,她是主持人型的记者,既参与节目的策划和谋篇布局,又是节目的代言人、主持人,她关心新闻事件中的人也是一种独特的新闻视角,有探讨体制和社会原因的新闻,也有只讲个人命运故事的新闻,柴静做的恰恰是后者。

  私生活是“扒柴运动”的另一焦点。有网友贴出柴静和赵嘉(据说尚未离婚)在西藏时的照片,而那个时间恰是许多观众以为柴静因为报道动车事故而“失踪”的时间,在“不加V”的煽风点火之下,有些网友愤怒了。但是,说到底,柴静只是一个央视的主持人、记者,刚好出了一本畅销书,正在主持一档电视节目,她传递的价值观没有必要和她的私生活联系在一起。柴静本人也极力不在公众甚至朋友面前暴露自己的私生活。她说,“我跟六哥、罗永浩他们这些这么好的朋友,会互相倾诉内心最深处的东西,但他们也不知道我的私生活。六哥说过一个原则,对你的私生活叫——不好奇、不打听、不传播。”

  曾经就有老男人局里的一位私下里表示,“我们眼中的柴静是没有性别的”。他们不在乎她有没有伴侣,是不是单身;他们在乎她的倾听,在乎和她在精神层面的交流。实际上,无论微博上“挺柴派”和“扒柴派”斗得如何水深火热,《看见》的销量据说已突破百万,连续五周蝉联书市冠军。

  我在想,夜深人静的时候,柴静会看微博吗?读到“不加V”每一条骂她的微博,该是什么样的心情?虽然她自己说,“柴静这个名字是一场幻觉”,“我这个名字怎么被使用、怎么被评论都没有关系”,但一夜之间从女神变成“伪”女神,心理差距之大可想而知。但这是一个祛魅化的时代,能承受得住多少的赞美,就得抵御多大的诋毁。柴静要成为柴静,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经受这样的洗礼。一个公众人物只有在祛魅化之后还能征服公众,这个人物才能长久地站立在公众的视野里。这个时候,我想从内心深处说一句,“柴姑娘,挺住!”(方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