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气候变化对水安全影响不可低估

2015/4/21 17:27:22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安全影响是必须关注的水安全关键问题之一。”  张楚汉跟水利水电问题打了一辈子交道,将我国水安全情势总结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旱灾害频繁”三方面。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安全影响是必须关注的水安全关键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楚汉分析我国水安全的关键问题时说,“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水文情势变化显著,且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对水安全影响不可低估。”

  张楚汉跟水利水电问题打了一辈子交道,将我国水安全情势总结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旱灾害频繁”三方面。

  “我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6%。根据2012年人口统计,全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张楚汉说,“同时,我国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工程性缺水。因此,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是紧缺的,且时空分布很不均衡。”

  另一方面,河流、湖泊水污染情势非常严峻。最近几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事件、渤海康菲漏油污染事件等,都让人记忆犹新。水旱灾害频发也不容小觑,江河洪水、城市洪涝、山洪(滑坡泥石流)、沿海风暴潮、干旱灾害等水旱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防御特大洪涝灾害能力仍较薄弱。”张楚汉说。

  在这种严峻的情势下,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安全的影响应引起关注。张楚汉表示,全球变暖是确定的,“从1880到201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85℃;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1.38℃,升温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根据预测,未来百年,气温升高幅度可能超过历史记录。因此,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必须重视。”

  在他看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近30年来,水资源紧缺的黄海淮三大流域河川径流量减少了约15%到40%,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且未来水文情势的变化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同时,我国雨带的变化对水资源安全也具有重要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雨带北抬,黄海淮地区降水增加,南方降水减少。“我们需要了解未来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气候变化和季风周期变化情况。”张楚汉说。

  气候变化除了影响水资源,还带来海平面上升问题。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6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根据预计,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上升,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海平面分别上升76毫米到150毫米、98毫米到150毫米、78毫米到150毫米。而海平面上升将加剧咸潮上溯,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工农业取水等方面。

  此外,张楚汉还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变化对水安全的影响。比如,他在分析黄河的水沙关系演变及其影响时指出,由于水库、淤灌、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和降水量变化,从本世纪开始,黄河流域径流锐减、来沙锐减。本世纪最初10年黄河入海水量仅为200亿方,泥沙减少70%。在未来百年,黄河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因此,我国为应对水安全问题,张楚汉认为应该采取“节流-开源-治污-调配”措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另外,他希望将水电能源开发和绿色资源有效配合,减少煤炭生产和烧煤量,减少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他引用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关于“谁能解决水的问题,谁就应该得两个诺贝尔奖——一个是和平奖,一个是科学奖”的名言,并表示:“水利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文/赵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