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不结婚不养宠物没什么不正常

2015/5/1 3:37:22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这其实有点像廖凡的生活,随便走走,没什么特别的方向,但偶尔会遇到一些好东西。徐皓峰特别喜欢李小龙,他找到廖凡,跟他说,“某些瞬间我觉得你有点像李小龙”,他还说他心目中的“师父”就是长成廖凡那个模样。

  徐皓峰自编自导的《师父》是一部动作片,讲民国武人的故事。徐皓峰特别喜欢李小龙,他找到廖凡,跟他说,“某些瞬间我觉得你有点像李小龙”,他还说他心目中的“师父”就是长成廖凡那个模样。廖凡说,不太可能吧?

  “实际上我担心的是他给我的时间太短。我老觉得要演这个,怎么也得练个两三年……最差也得来个半年吧?”徐皓峰告诉他,档期实在来不及。后来徐皓峰看了《白日焰火》,看完含蓄地跟廖凡说,我这个戏要是你能来演简直太合适了。廖凡说“我什么功夫都不会。”“没关系,你不需要真正成为一个绝顶高手”。然后,廖凡读了剧本,“非常有意思,特别抓人”,他说,“于是在他的游说下,还有在那么动人的剧本的打动下,我就硬着头皮去了。”

  《师父》拍了两个多月,主要在天津。在剧组里,廖凡看了大量徐皓峰找来的李小龙的视频,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练功。拍的是民国故事,剧组中的气氛也像是那个时代的,朴素、传统、老派、没什么花样。廖凡说,徐皓峰本人也是那样,“我觉得太难得了,在一个大家这么容易随大流的时代,他能够保持一个完整的自我体系,而且很有意思,不会觉得乏味。”《师父》的海报上,廖凡穿着长袍,手持一把超级大刀,刀在他的前面。“刀背藏人”,那是徐皓峰的小说集名。廖凡点点头,又摇摇头,“我喜欢的东西离市场总是很远—但可能反而是那种更容易打动人吧。

  廖凡登上《ELLEMEN》封面

  廖凡记得他第一次演戏。那是一个电视剧。他演了半天,别人问他“哎,怎么没看见你呀?”,他说,我已经演完了啊!“你在画面外吧?”那时候他对影视剧拍摄还没有任何概念。

  廖凡读的是上戏,最早在文艺青年中赢得口碑,也是因为出演孟京辉的话剧。但他说自己没什么话剧情结。“话剧是从头到尾的,它可能更淋漓尽致一些,但我觉得都是表演,只是催眠的手段不同而已。影视永远都是充满了遗憾的,但也有可能一个错误会变成经典”

  廖凡说自己当初选择表演系而没去考导演,是因为“那太难了。”后来,他渐渐发现,表演本身带给他的乐趣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别人沟通。他说他是个“不善于沟通、不太自信”的“正常人”。

  2002年,廖凡忽然觉得自己不会演戏了。然后他就停了下来。停下来做些什么呢?他说,生活,吃喝拉撒睡。发现要饿死了,就出去找个戏拍,够生活了,又回来继续呆着。他这样生活了两三年,直到状态慢慢恢复。“其实演员这个行业,稍微用点心就肯定有饭吃,但要想演得很好,那可能要费点劲。”

  廖凡登上《ELLEMEN》封面

  廖凡没想过改行。当导演,他说他太老了,“一个导演怎么也应该在三十多岁时拍出俩片子来。”做幕后,经纪人,或者干脆做买卖,他又“不太想费那个脑”。最近他有点想做这样一件事,把大家不知道的好东西,电影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想点办法推出去,让别人看到—“恐怕注定会失败”,他又说。

  所以,就还是演戏,他没想过挣到多少钱,或者到某个特定的岁数退休,“对表演的兴趣我还会一直保持着,虽然不是那么强烈,但是我觉得应该还有”。他对自己没什么要求,也没界限。只要剧本好,什么都可以演,“如果有个好剧本,让我演个女人,或是同性恋,应该是一件很精彩的事。”然而他又说自己懒。有人约他去南极拍个东西,他说,太冷。“那得多好的剧本,才能让我跑到那里去啊”。

  如果真的不做演员了,廖凡说,他想从事“一个人能完成的”工种—比如画家。“单干,就把这件事解决了”。沟通对他而言始终是个问题。他记得十年前接受采访,“人家问一个问题我就很费劲地去解答,但是解答的都往往不是他们想要的。”他希望自己十年后“比现在更能侃侃而谈”。

  廖凡登上《ELLEMEN》封面

  2014年,廖凡的工作时间大概是五个月。剩下的时间,他在“生活”。廖凡没结婚,也没生孩子,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法律规定必须结婚了吗?没有,那就好,那就没什么不正常。”他说这不是活得明白,恰恰是不明白到底想要什么,“那就不要”。到了这个岁数,身边的朋友结婚生子的不少,除了聚会时有点接不上话,他觉得没啥大不了。他不养宠物,不伺候花草,不收藏,也不太讲究吃。“最近有了一棵树。一棵,不是一盆。”他有点神秘地说。

  前一阵,廖凡读了金宇澄的《繁花》,读完,又找来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慢慢地读。他喜欢其中琐碎的日常生活,“读着你就会想,这些人,他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他写得很清淡,藏在里边的东西其实又很多”。他喜欢的瑞典侦探小说家舍瓦尔夫妇也有这样的气质,写日常生活,沉稳又实在。廖凡说,那是影视作品没法表现的东西。

  因为舍瓦尔,廖凡想去北欧旅行,“听说那里的人都很忧郁”。整体而言,廖凡不太喜欢自己的性格,觉得“太消极了,总是很日常,没有什么雄心抱负”。他希望自己能在自我及他人的视野里都“足够自然”。

  2015年的春天,廖凡比较关心的是北京电影季。虽然大部分电影都看过了,但“去电影院,在大屏幕上看,感觉不一样”。他仔细研究放映表,四处打听去哪儿买票。如果地铁太挤,开车又没地方停,就骑辆自行车去看——反正他是这么说的。有空的时候,廖凡还是会去家附近的公园走路,“过一下老年人的生活”。经常会有人把他认出来,认出来也就是打个招呼。他始终不是那种被人团团围住要合影要签名的演员。“我觉得大家看见我都是很理智和冷静的,这样让我觉得踏实。”“我挺害怕被人扑上来的,”他说,“我怕我突然现了原形。”█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