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让3D打印接地气(图)

2015/5/1 5:15:02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唐瑶  郭亮 2013年接触3D打印,辞掉外资企业高薪工作,自主创业开设专营3D打印业务门店,现在天津青年创业园经营锡安创客社区。

  新兴行业普及难

  郭亮 让3D打印接地气(图)

  唐瑶

  郭亮 2013年接触3D打印,辞掉外资企业高薪工作,自主创业开设专营3D打印业务门店,现在天津青年创业园经营锡安创客社区。

  毅然辞职 投身新兴行业

  郭亮说3D打印在天津有很多家,但他的创客社区应该说是相对专业的一家,因为他们最早是从开发3D打印机开始的,而不是拿来一个设备去做代理销售,所以无论是打印机的生产制造,还是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他们都更专业一些。“2013年和同事聊天时我了解到了3D打印这项技术,这项技术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只不过这项技术一直是在大学或者高精尖的科研机构里,真正3D打印在全球普及是在2012年左右,当我了解了这项技术后,觉得很有意思,就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外企的高薪工作,投入到了这项新兴的行业中。”

  边学边干 利用3D技术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解决方案

  刚开始创业时,郭亮做了很多的市场调查,也去南方向一些3D打印技术相对成熟的公司学习经验,回来后就自己购入设备开了一家小店,郭亮说当时就是身边朋友介绍一些客户,满足他们简单的打印需求,但是那时候了解3D打印技术的人还是非常少,经营这家小门店没有盈利,只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

  郭亮说3D打印其实可以用在各个行业内,只不过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去运用这项技术为自己的行业服务。随着对3D打印技术的深入了解,现在郭亮在青年创业园的帮助下创办了锡安创客社区,这不再仅仅是一家制造3D打印机、提供3D打印服务的公司,“我们更多的是利用3D打印技术去帮助企业和个人做解决方案。比如那天有一个摄影协会的老师,他收藏了很多珍贵的相机和镜头,那天他找到我们,说他收藏的一个价值几十万的镜头丢失了镜头盖,而这个镜头早就不再生产了,如果没有镜头盖很麻烦,于是我们根据尺寸在电脑上为他重新设计了一款镜头盖,利用3D打印技术仅仅花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打印出来了,配在镜头上非常合适,而且相对于镜头来说,成本是非常低的。”郭亮说。

  新兴行业 要从普及开始做起

  3D打印入门非常简单,但是入门之后会发现这行业水很深。毕竟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初期创业时无论是人力还是资金上都很困难。现在通过青年创业园的帮助,郭亮准备通过跟大学校园以及代理商合作把3D打印技术推广出去,利用互联网方式,线上线下的活动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这项技术。“现在盈利可以说基本还是零,但是我们想先把这项技术的概念普及出去,然后再从市场中寻求利润点。我的考虑是以后也许3D打印机可以进入社区、大学、便利店等等,这样形成网点,我今天下一个单,明天就可以拿到100件成品,这样爆发式的增长可能就会出现利润点。”

  目前状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目前处于扩张期,需要资金支持能够更快让3D打印技术到老百姓身边,让他们能够切身体会到这项技术。

  近期目标:1.通过青创园讲座,让更多人了解到什么是3D打印。2.和大学里的创业团队积极联系,让他们利用创客社区学习推广3D打印技术。3.不断地生产机器,完成订单,积累一些财富。

  点评:针对郭亮的案例,天津博士达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芭尚文化传媒(天津)有限公司总裁刘杨分析说:“任何一项新技术推广初期都会面临教育消费者这个高昂成本,让人们从传统打印模式中去体验新的3D技术带来的惊喜与便捷需要时间,创业者在这个时期资金需求都比较大。建议拿出一款接地气的入门级产品,让老百姓体验的同时感受到3D技术的贴身服务。比如配镜头盖这类的事情在大众生活中涉及的面很广,如果3D技术满足了这个需求且成本不高,会快速普及开。建议多组织一些线下消费者互动活动,让3D技术不再神秘。互联网+的概念要想办法融入进去,在线上可以开店做产品展示并接单。有了互联网概念不妨和风投接洽,如果他们对项目感兴趣,资金就有了强大后盾。还要多找一些合作伙伴形成战略联盟,比如咖啡厅、电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总之,创业路漫漫,最为重要的还是坚持。”

  撰文 新报记者 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