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高晓松合作曲目《默》音乐和电影:到底谁搭谁的车?

2015/5/10 10:04:52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文/成长)那些多少年不发新歌的乐坛大佬们,耐得住歌迷们的一再催促,却耐不住电影的勾引与召唤。到了1990年代,中国大陆最红的是电视剧市场,一批唱电视剧主题歌的歌手开始涌现,其中就包括了刘欢、那英、孙楠、毛阿敏。

  这样粗放的合作方式,既伤害了音乐,也影响了影视剧,在那一轮热热闹闹的合作期后,电视剧与音乐都陷入了低迷,反倒是曾经奄奄一息的电影业在本世纪初又焕发了生机,成了娱乐业最大的宠儿和话题制造者。电影要宣传,总需要卖点,而矛盾之处在于电影的内容必须在上映前保证一定的隐蔽感,如果都剧透出去了还有谁来看呢?因此用主题曲提前向市场喂料,对观众造势就成了片方的不二法门,诚然,搭上电影这趟快车的音乐都能获得更好的宣传力度和推广平台,但电影又何尝不是搭音乐的车呢?相比以叙事为特征的电影艺术来说,音乐的长处是抒情和制造意境,性格突出,色彩分明,你这部电影卖的是哪种情怀,一首歌出来就全明白了,比连篇累牍的宣传文案强太多。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匆匆那年》还是《平凡之路》,歌曲的传唱度和好评度都要比电影要好得多,《默》想来也会是如此。音乐人在与电影人的合作中保持着自己对艺术的匠心和品质的坚守,在鱼龙混杂的电影滥觞中,维护着音乐作为艺术的尊严。何况,真正的好音乐,听者是不会太在乎它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