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广播故事:陆地飞行员侯耀华

2015/5/31 19:39:01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纵贯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冀鲁皖苏四省的京沪高铁,是目前全国高铁路网中最为繁忙的一条“黄金线”,它以时速300公里,每天迎来送往超过25万旅客,有“陆地航班”的美称。来听北京交通广播记者肖若昕从飞驰的京沪高铁上带来“陆地飞行员侯耀华的故事”。

  纵贯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冀鲁皖苏四省的京沪高铁,是目前全国高铁路网中最为繁忙的一条“黄金线”,它以时速300公里,每天迎来送往超过25万旅客,有“陆地航班”的美称。在和谐号子弹型车头驾驶舱那扇玻璃门后,司机侯耀华已经驾驶高铁10个年头。他出生铁路世家,16岁坐进火车驾驶室,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变迁。来听北京交通广播记者肖若昕从飞驰的京沪高铁上带来“陆地飞行员侯耀华的故事”。

  (侯耀华出勤测酒的现场音)

  在北京南站司机派班室,侯耀华正在进行着出车前的准备。除了指纹签到,每位高铁司机都要酒精测试。今天侯耀华执乘的是京沪高铁G261次列车,早晨7:15出发。提前1小时,他进入驾驶室进行开车前的检查。

  (侯耀华在驾驶室检查的现场音)

  和谐号驾驶室充满了“科技感”,暗灰色控制台令人仿佛置身飞机驾驶舱。脚下每隔30秒必须踩踏一次踏板,确保司机集中注意力。弧形减速玻璃缓解了高速带来的眩晕感 。对于从小在铁路长大的侯耀华来说,这样的驾驶室30年前,简直不敢想象:

  

  侯耀华16岁上岗做铁路工人,擦车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在考取高铁驾照之前,他已经是开过10种机车,有将近15年驾龄的老司机了。但是开高铁,却让老司机遇到了新问题。究竟是怎么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呢?

  (插入间隔片花)

  2006年,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需要招收第一批司机,侯耀华立刻报了名。回想十几年来积累的驾驶经验,开新车一定也不在话下,但没想到学习开高铁跟以往完全不一样。

  

  相比以往学习驾驶时跟着师父的操作慢慢上手,大部头的操作规程的确十分难啃。但侯耀华并不想轻易放弃。

  

  为了让自己不分心,侯耀华把家从北京搬到了石家庄。

  

  (启动高铁的现场音)

  从北京南站,经过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执乘京沪高铁4年来,侯耀华的驾驶窗外365天重复着枯燥不变的景色。但身后1000多位南来北往的旅客,却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高铁司机被称作“陆地飞行员”,其中有高速带来的荣耀,也有重于泰山的责任。在北京,有2000多位像侯耀华一样平凡的高铁司机,载着旅客“贴地飞行”。未来5年,全国高铁总里程将超过1.6万公里,会有更多人投身这间小小的驾驶室, 实现对速度的期盼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