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邻家大姐”李倩云和她“萌萌哒”的多肉植物

2015/7/3 10:03:56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下一步我要建一个市级的花卉园区,带着村民们一起干番事业。”  六月的暖阳下,14个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里各种小型盆栽植长得正好,奇怪的是掀开大棚,温度却很适宜。”  来自八所绿化科的郭丽是李倩云的朋友,说起自己好友创业的辛苦,也很是佩服。

  李倩云正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多肉植物

   “下一步我要建一个市级的花卉园区,带着村民们一起干番事业。”42岁的李倩云有一个好听得绰号“草花姐姐”,2011年开始种植花卉,从几十亩的绿萝到姹紫嫣红的草花,今年,李倩云又建起了一个占地200多亩,有14个温室大棚的花卉基地,主营多肉植物,和村民们一起将发展起备受市民欢迎的小型盆栽。

  花卉园区,科技含量那是“棒棒哒”

  “咦,这是月季花吗?怎么长得和树一样!”昨日,刚走进位于阎良区武屯镇西相村的花卉基地,因为“树型”特别,笔者立刻被路边,盛开的红红月季花吸引。

  “这是嫁接的月季花,满足城市道路绿化用的。”虽然被太阳晒得有点黑,果然是“草花姐姐”,笑起来的李倩云显得特别的淳朴实在,颇有“邻家大姐”的感觉,“月季的花期长,能开到11月呢,走带你到棚里看看。”

  六月的暖阳下,14个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里各种小型盆栽植长得正好,奇怪的是掀开大棚,温度却很适宜。见笔者疑惑,李倩云神秘地指了指大棚后面的风帘,“热空气经过风帘子,30多分钟大棚里就可以降低10度,保证植物生长的温度。”

  除了降温,大棚里的植物喝的可都是“纯净水“。为了避免在喷灌叶面时水中残留物太多,造成伤害,温室大棚里特别安装了净水设施,“看咱植物喝的水讲究吧。”调试起复杂设备,李倩云显得特别专业。

  小型盆栽,多肉植物那是“萌萌哒”

  肥厚的叶片,娇小的体型,再栽种在可爱的小盆里,花房中,摆满地的小型盆栽多肉植物,让参观的人爱不释手,端起来是左看右看,“小而精看着萌萌哒!”一位城里的女士用手轻轻碰了碰身边一小盆多肉植物,准备挑几盆也带回家。“这花碎碎的好看!”园区里一位工作人员大妈忙不迭地也在忙着挑选花。

  作为今年流行的景观植物,因为不会长很大,且容易管理,很受市民们的喜爱。“一个月不浇水都长势很好。”李倩云告诉笔者,整个园区以小盆栽为主,包括长寿、海棠等近10个品种。因为主要是以搞批发为主,所以一开始就想做大规模,目前整个园区占地200多亩,建设了14个温室大棚。

  “我们正在和陕师大生命科学院合作,建设一个多肉植物的组培室。”由于很多花卉品种价格过高,李倩云说,他们正在建设一个组培室,以后不管什么花,都可以进行组织培养,也就是用一片叶子就可以培养出无数株苗子。“以后什么名贵的花卉就可以走进普通百姓家里了。”

  创业历程,为了村民们一起富裕也是“辛苦哒”

  “只要棚里温度够,一年四季都可以出货。”比较起大棚瓜菜的季节性,李倩云觉得花卉一年四季都可以给村民们们带来效益,于是从2011年开始从事花卉种植,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致富,今年,李倩云又建了新的园区,如今园区里长势很好的多肉植物给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创业不容易,建大棚的时候,李倩云起早贪黑,和工人们整天在呆园区里,每天回到家都9、10点钟了,那个时候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是在想妈妈的哭闹中睡着的;遇到下暴雨的时候,为防止雨水压坏大棚,半夜3点起来和工人们在园区里用竹竿戳漏塑料膜渗水,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大棚到天亮……365天,李倩云说自己有300多天都是这样度过的。

  “上次我晚上10点多来,看见倩云和工人们才下班,一起啃着馒头,女人都爱美,晚上一般都不吃,可她……”

  “饿了一天了没办法!”

  来自八所绿化科的郭丽是李倩云的朋友,说起自己好友创业的辛苦,也很是佩服。

  “为什么要这么拼命,不苦吗?”

  面对笔者冷不丁的提问,李倩云愣了一下,转头看了看窗外,“其实我挺能装的,在大家面前我是女强人,没人的时候也会偷偷地哭,不过我要带领村民一起干一番事业,一直到老。”李倩云抬起头看了看大家,说得很自信。(通讯员 冯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