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陈非侬年事已高,退出舞台后,便在铜锣湾怡和街开设「香江粤剧学院」,致力培养粤剧人才,多年来就学者不少,吴君丽、郑帼宝和吴千枫便是......
1953年,陈非侬年事已高,退出舞台后,便在铜锣湾怡和街开设「香江粤剧学院」,致力培养粤剧人才,多年来就学者不少,吴君丽、郑帼宝和吴千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陈宝珠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对粤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小年纪,已跟着别人「学戏」了。两老初时也不怎样严格训练宝珠演戏的,但她天赋聪明,悟性极高,一经指点,依样葫芦,果然中规中矩;尤其是念曲,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初时,宝珠在父母的指导下,是学花旦戏的。可是陈非侬认为她的声线不宜唱旦喉,同时宝珠幼时身体不甚好,但又调皮好动,不像个文静派的花旦,只好让她多学点武场,藉此锻练身体。为了加强宝珠北派武功根底,陈非侬效法古人「易子而教」之道,遣宝珠师事秦腔武旦粉菊花师傅,粉菊花授徒一向十分严格,丝毫不苟,陈非侬初意是试试宝珠是否可以学平剧及北派功架,如果学不上也就算了,但陈宝珠不独有武术天才,学习精神更可嘉,短短期间,已进步神速,极为粉师傅喜爱。于是宝珠从此双管齐下,同时接受南北戏剧的训练。
京剧
陈宝珠七岁那年,粉师傅便叫她参演京剧大会串,以一个小孩子,尤其是广东小姑娘,居然有胆和一班京剧票友同场演出,第一出戏是与沈芝华合演「三岔口」,不特不怯场,而且唱做俱佳。几年之间,宝珠先后演出过「白水滩」、「花蝴蝶」和「大战泗洲城」等名剧,光芒大露,台下观众对这广东小姑娘演的平剧干净利落、唱、做、念、打……都赞不绝口。
那时,宝珠是一面读书,一面学京戏,小学时就读于湾仔庄士道和湾仔道转角处的救世军学校,而中学则是在「岭英书院」,后来宝珠的拍片工作渐渐多起来,被迫中途辍学,但陈非侬仍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上门为她补习,不致荒废学业。
慢慢地,宝珠的大戏运开始亨通起来,先是在祁筏英所组的大戏班中演出,后又得吴君丽之邀演出,想不到,宝珠更吸引到梁醒波的注意,波叔也有个女儿叫宝珠,这两个宝珠年纪相仿,亦嗜爱戏剧艺术,梁醒波灵机一触,两个宝珠合演一台粤剧,藉此培育下一代,未尝不是好事!波叔以此事向陈非侬致意,大家一说即合,并组成「孖宝剧团」。
小生小旦
两个宝珠分别担纲小生小旦,并拉拢师姐陈好逑助阵,两个老人家——梁醒波和陈非侬亦联同上阵,正是「不离父子兵」也!「孖宝剧团」于一九五七年八月间开锣,剧目包括「潜龙彩凤闹猴山」、「铁弓奇绿」和「三伯当招亲」等,一出即受落,大受观众推许,绝不逊色于一些巨型班霸,而「孖宝剧团」上演,亦为陈宝珠一生戏剧事业带来良好的开端。
当时,梁醒波已是「仙凤鸣」的台柱,与任剑辉、白雪仙并称「三宝佛」,戏迷开口便说「任白波」!把这三位名伶说成一体似的。「孖宝剧团」公演的第一晚,波叔特别邀请任白莅座捧场。戏行同业从来很少请得到任白看戏出,这一次,固然是梁醒波的天大面子,也可能是任剑辉与陈宝珠冥冥中注定「有缘」所致,也是后来任姐收宝珠为徒的伏线。
当晚,任姐看到宝珠的演唱功夫居然如此「老续」,打北派时,又居然融汇了粤剧和平剧所长,不由得大加赞许。落幕后,任白两人入后台探班,恭贺陈非侬虎父无犬女,也当面勉励了陈宝珠几句,宝珠不禁受宠若惊,临分手时,任姐还叫宝珠有空时可上她家玩玩。果然自此以后,宝珠便常去探望任姐,宝珠当时住在铜锣湾怡和街,而任姐住开平道仙姐家里,两地相距甚近。在那时任姐每有登台演出,陈宝珠例必到后台探望,有人便打趣说宝珠藉此向任姐「偷师」呢!
拜师
尽管任姐曾公开表示不会收徒,但实在欣赏宝珠的才华,终于在各方面努力之下,于宝珠十四岁那年,正式拜了任姐为师。那年晨历正月初四,任姐在仙姐家里,正式宣布收陈宝珠为徒,一时传为艺坛佳话。陈宝珠是任剑辉唯一根据粤剧界古老仪式收入门下的弟子(「雏凤鸣剧团」之成员虽然跟随任、白学艺,并未举行正统的拜师仪式),也曾客串演出过粤剧。她在1961年「仙凤鸣剧团」的[白蛇新传]中演过仙童,后来又于「雏凤鸣剧团」与龙剑笙轮流担任文武生(粤剧中文武双全的第一男主角)。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