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线视频网站Netflix在12月12日一举推出了美剧《马可·波罗》的第一季,共十集,供急性子一个周末看完。这部耗资九千万美元的巨制试图延续该公司《纸牌屋》的成功,向有线电视网HBO发起进一步的攻势。业内人士认为,《马可·波罗》从选题到定位似乎瞄准了HBO的《冰与火之歌》,至少预算仅次于这个强劲对手。
新版《马可·波罗》听起来像是一部完美的豪华剧集,有宏大的历史场景,有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残酷的战争场面,对西方而言更是充满异国风情。除了一线明星,它什么都不缺,而美剧一向不重明星,所以这也不算是不足。
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十集,却徒有豪华包装,缺少优秀剧集应有的叙事功底和人物刻画。试想,Netflix把《纸牌屋》的成功归结于它对大数据的高度掌控。换言之,它熟知观众喜欢看什么东西,由此得出结论,把这些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便可以制作出一部观众喜爱的剧集。但在《纸牌屋》和《马可·波罗》之间,绝对不仅仅差了一个名导演和一个大明星。《纸牌屋》的故事能吸引人,而《马可·波罗》的故事连及格都难以达到。
若仔细分析,大数据能计算出观众喜欢什么,比如哪些是能引发感官刺激的元素,然而,大数据完全无能为力的,是预测或衡量叙事的强弱。通过大量故事的比较,它或许能算出哪类故事更有观众缘,但故事讲得好不好,那是无法量化的。我们曾有大数据预测 《黄金时代》会获得2.5亿元的票房,便是基于明星阵容、故事题材、投资预算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元素,但同样一个故事可以有无数种不同的叙述法,每种方法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Netflix肯定从数据中得知,裸露是一大卖点,于是《马可·波罗》不时出现裸露与q.s,但这些内容对于剧情丝毫没有推动作用,完全是多余的,只能反衬编剧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