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宫崎骏本人及其作品的介绍,使我们了解了日本动画界宫崎骏的大师地位,并且通过对其几部代表作品的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宫崎骏动画片的风格特色和他对日本动画的继承和超越。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千与千寻》的获奖情况和它的作者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生平,同时也对宫崎骏与朋友高烟勋的吉卜力工作室做了简单介绍。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论述了宫崎骏动画片的风格特色。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宫崎骏动画片对日本动画的继承。提到了日本动画里“视觉系”的概念,以宫崎骏在作品中运用:理想化的人物;戏剧化的情节;梦幻般的生活来做说明。第三部分以几部代表作品的分析比较论述了宫崎骏动画的追求,也就是他对日本动画的超越。《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红猪》这三部作品表现了宫崎骏心中飞翔的理想;《回忆点点滴滴》和《龙猫》表达了宫崎骏动画中的爱与童年;《风之谷》和《幽灵公主》则体现了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阐述;对《千与千寻》这部名作的分析表明了宫崎骏对生存与发展的认识。1941年1月5日,宫崎骏在东京出生。为躲避战火,宫崎骏全家由东京搬迁到东北部的枥木县乡下。这段乡野生活对他日后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象《龙猫》等作品就有他儿时生活的痕迹。他的童年没有什么过多不同之处,唯有对待他很严格的母亲曾经长年卧床不起。宫骑骏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是这样说的:“我的影片也反映了对我父母亲的蔑视。他们在我童年时几乎没有关心过我,为此我的童年是在孤独中度过的,造成了我的性情内向,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不愿与外界交往”[1]。高中时,因为看了《白蛇传》(日本第一部动画电影),宫崎骏对动画制作产生了兴趣。1959年他进入东京学习院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学。然而毕业后他却走上了一条与他的专业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在东映动画公司,成为了一名动画制作人,在那里,他结识了后来的合作伙伴高烟勋。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时的宫崎骏还不出名,但是已经显示出了他的潜力。我国曾经放映过他参与制作的《三千英里寻母记》(改编自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和《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改编自斯比丽夫人的《海蒂》)两部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