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刀郎的朋友多 幕后推手你认识几个

2015/9/21 16:26:37 作者:YU-chenh… 来源:女物娱乐网
说起与刀郎的相识,李松强唏嘘感慨:“那是1995年,刀郎刚和朱梅来到新疆,为了挣钱他到各个演出场所当键盘手,而我也恰好在做贝司手,我们就这样组成了一个伴奏乐队。

密码二:唱歌纯属意外
“1999年,我们开始做第一张翻唱专辑《大漠情歌》,定位是一张新疆旅游纪念品。因为必须先要制作出小样来,而我们又请不起北京的歌手来试唱,于是试唱的任务很自然地落在了刀郎的身上。没想到他认真一唱,我们都欣喜不已,从没学过演唱技巧的刀郎,音域居然格外宽广,而且他的嗓音非常独特,感情也很投入。当时很多唱片经销商听过他的试唱后,都说:‘别找人唱了,我们就要他唱。’”
密码三:发行“边疆包围城市”
“2000年,《大漠情歌》上市了,仅限于在新疆当地发行,反响还不错。2002年又开始做《西域情歌》,2003年上市,这一次,我们有意识地找了个外地经销商帮我们发行,对方做得不温不火,但已经有一些经销商专门跑到新疆来跟我们洽谈业务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怀念战友》都是那时的作品,被挂到网上后传播很广,很多人都知道新疆有个刀郎,翻唱民歌有个好嗓子。到2003年正式制作《刀郎》时,我们的信心大多了,决定向全国推广我们的音乐理念,当时特地找了广东一家大的音像发行经销商帮我们发行。之后,全国各地的音像店都开始把《刀郎》当作背景音乐来播放。”
密码四:网络力量太神奇
“我们没想到,网络传播会对《刀郎》的影响这么巨大。原本我们以为刀郎的歌只适合30岁以上的人听,但没想到在网络上的流传如此之广,上网的可主要是年轻人哪!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们的所有操作手法都是逆行的———别的公司是先有了公司,然后再签艺人,而我们是先有了艺人和音乐,才开始成立公司,为的就是做《刀郎》这盘专辑。别的公司是先在北京宣传,然后辐射到各地,我们是最后才到北京,但反响却出乎意料。我们也有推广计划,但确实没有太多的经费去大肆宣传。所以,我们认为刀郎的走红不是一种人为的运作,而完全是靠他的音乐征服了市场。要说有人为的痕迹,那就是刀郎、我和郑金标一直认为,把新疆民歌流行化,有市场!

密码五:基本不走穴  不会离开新疆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