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张一白还被评为2014“年度电影产品经理”,我简直无法揣测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上台领奖的。当一个导演再被称作导演,而是经理;当他的作品不再是艺术或者某种表达,而仅仅一个热销产品,这样的示范真的对中国电影有价值么?
既然如此烂俗,青春片为何还是一火再火呢?我曾问过高晓松这个问题,他监制的《同桌的你》也被视为是青春片成功的范本之一。“每个时代特别快地向前走的时候,怀旧是必然的主题。我去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我看他们20年也没什么区别,也不需要怀旧。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年轻的时候是最好的,对于80后也一样,以后回想起现在的嘈杂,也会觉得是最好的,因为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