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越剧外景电视剧全剧  看越剧发展史

2015/10/2 19:52:40 作者:YU-wangy… 来源:女物娱乐网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向古装大戏发展。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演出。主要演员有小生王永春、支维永,小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小丑马阿顺、大面金荣水等.
1923年7月,嵊县籍商人王金水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办第一个女班,招收13岁以下的女孩二十余人。翌年1月14日,该女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称“髦儿小歌班”.
解放前的女子越剧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
1928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至1941年下半年增至36个。女子越剧的著名演员几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男班因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1929年,嵊县办第二个女班,之后续有举办.
1931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需求,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变革,称为“改良文戏”。各剧团、班社竞相编演新剧目。自1928年至1932年的4年间,编演新剧目逾400个,剧目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种多样,编剧多半曾从事过“文明戏”,剧目一般采用幕表制,当时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剧目内容的多样化引起演出形式相应的变化,出现向兄弟剧种学习的趋势。当时有的学海派京剧,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剧《明末遗恨》;有的学申曲,如施银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装旗袍戏《雷雨》;有的则学电影、话剧,如姚水娟演《蒋老五殉情记》《大家庭》,采用写实布景,人力车上台。在经营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性陈规,实行经理制,统一掌管前后台。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旦角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为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青年演员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都已崭露头角.
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
1942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在大来剧场开始改革。前两年陆续聘请编导有于吟(姚鲁丁)、韩义、蓝明(流)、萧章、吕仲、南薇、徐进等,多为年轻的业余话剧工作者。他们把进行改革的越剧称为“新越剧”.
1944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主要越剧团都投入“新越剧”的行列,越剧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越剧改革首先是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即使演出传统剧目,也经过整理改编。新剧目内容比过去有较大变化。许多编导和主要演员们重视剧目的社会效益,主张给观众以积极有益的影响,编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
1943年11月,演《香妃》时,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使之前就有的2.5定弦之唱法更为规范,并由此开始使尺调腔形成若干板类,有整有散,有快有慢,后又发展了各类板腔的反调腔,使越剧唱腔不仅在板式结构上得到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亦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并且扩大了表现力和可塑性.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演《梁祝哀史》,并与编导一起对剧目作了重新整理。演出期间范瑞娟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弦下腔”。尺调腔和弦下腔奠定了越剧流派产生的基础.
1946年5月雪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这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对越剧和整个地方戏曲的重视。9月周恩来在上海看了雪声剧团的演出,又对中共地下组织如何做好地方戏曲界的工作作了指示和部署。中共党员钱英郁、刘厚生等被派到越剧界担任编导。之后,上海文艺界和新闻界的进步人士对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越剧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都给予了支持.
解放后发展与辉煌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剧院荟萃了越剧界一大批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演、音、美等专门人才,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发挥了国家剧院示范作用。此外,一批集体所有制的剧团如“芳华”“云华”“合作”“少壮”等也很活跃,在出人出戏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1951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1954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剧团。在此期间,上海的三十几个、浙江的七十几个专业越剧团,也先后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人、改戏、改制的工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范瑞娟提议上海越剧界向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8月10日~9月中旬,在大众剧场举行联合大义演。参演剧目有《杏花村》《梁祝哀史》及传统剧折子戏等。越剧老一辈艺术家将演出所得的17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志愿军空军部,使得名为“越剧号—鲁迅战斗机”由此诞生.
1951年国庆节,范瑞娟在北京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同时为全国政协的特邀代表。全国政协开会时,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范瑞娟并谈话。上海越剧界此举受到上海市文艺界抗美援朝支会致函表扬.
1953年4月24日,徐玉兰、王文娟所在的总政越剧团跨过鸭绿江来到抗美援朝志愿军中。先后在64军、36军、34军慰问演出,又在板门店协助战俘遣返工作。在完成使命即将回国时,金日成代表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徐玉兰、王文娟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给徐玉兰、王文娟各记二等功一次.
1953年底拍竣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风靡一时,在香港创造了票房记录;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此片被周恩来多次用来招待各国政要和记者[26]  ,被赞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国际舆论对红色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怀疑由此冰释。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亦源出自越剧唱腔。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扩大了越剧在国内外的影响,捧红了一个剧种.
1960年5月,上海越剧院作曲项管森于写《越剧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6人(尹桂芳已调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点作了分析,称之为“流派”。1962年4月,该稿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册,并在同行中流传。之后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则将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写成《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2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电影《红楼梦》在80年前后取得2亿票房(那时票价也就2毛钱左右),12亿人次观看,可谓空前绝后[29]  。自此,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传唱大江南北.
1964年,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风,陈献玉等,根据浙江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即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
20世纪50至60年代前期是越剧的黄金时期,创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碧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记》《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越剧开始从上海走向全国。至60年代初,越剧已流布到二十多个省市,影响日益扩大.
文革时陷入低潮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越剧受到严重的摧残。一批著名演员、创作人员和管理干部,受到迫害,越剧被迫停演.
文革后越剧复兴
文革后,越剧得到复兴。1977年、1978年和1981年,越剧在线相继创作演出了男女合演的《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现代史上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历史伟人的形象。在文革中被迫解体的区级越剧团,也部分得到重建,恢复了艺术活动.
80年改革开放初,全国专业戏曲界首次恢复评奖制度,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84年前后,浙江越剧界掀起小百花热潮,上海越剧界的青年越剧演员在各种广播、电视大赛以及上海市青年演员会演等活动,也纷纷脱颖而出。越剧评论家李惠康于1990年3月9日在《上海文化艺术报》上发表《重塑越剧在上海的形象》一文,此文发表后,在上海、浙江、江苏乃至北京等戏曲界、新闻界引起热烈反响。《上海文化艺术报》为此特辟专栏,陆续选发来自各地的文稿展开讨论。沪、浙越剧界还为此联合举行大型研讨会,对越剧的新老交接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越剧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艺术思想更加解放,艺术观念更加开放。在创作演出上,题材、风格更加多样化,二度创作更致力于吸收现代艺术的成果,进行大胆的探索.
2006年3月27日上午,杭州召开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由此正式拉开纪念越剧百年序幕。庆典活动还包括越剧百年纪念碑揭幕仪式暨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奠基仪式;中国越剧百年高峰论坛;精品剧目招待演出和部分优秀剧目展演;“越剧百年?越剧故乡行”系列活动;“越剧百年?经典越剧影片回放”活动;越剧百年?群众文化活动等。整个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0月份在绍兴举办的“中国越剧艺术节”。期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等献演了经典剧目.
2006年5月20日,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7月24日由中央电视台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在上海逸夫舞台开赛。此赛事分上海、杭州、绍兴三大赛区.
走向世界
越剧在影响遍及全国的同时,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赢得盛誉,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1953年摄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电影被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指示中国代表团新闻处放映,扭转了当时西方世界盛行的“共产党不要文化”论.
1953年春,徐玉兰、王文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文工队,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和做交换战俘的服务工作,获朝鲜劳动党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和志愿军司令部给予的二等军功章.
1955年6月19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同年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7月30日,离开柏林,赴苏联访问演出。中国越剧团在苏联明斯克、莫斯科演出。8月15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米高扬、别尔乌辛等,观看了《梁祝》的演出,观后在剧场休息室接见了剧团的同志,伏罗希洛夫还亲手把一束束鲜花分送给被接见的剧团同志。9月9日,在莫斯科演毕《西厢记》后,苏联方面将“惊艳”一场摄成电影。9月10日,离开新西伯利亚回国。中国越剧团对民主德国和苏联的演出’进一步扩大了欧洲人认识中国戏剧丰富性的艺术视野。民主德国和苏联文艺界盛赞《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充满人民性”的“美妙的抒悄的诗篇”。苏联戏剧评论家胡波夫在《真理报》上发表了《爱情的诗》评论文章,称赞中国越剧“能够抛弃许多过时的、陈腐的、使民族戏剧停滞的东西,而保存美好的、悠久的、贯穿着真正民主主义精神的人民文化的优秀的有活力的传统在越剧中得到了新的意义和新的发展”,并说《西厢记》“以真正的音乐性、美感内在的旋律,令人人迷”。戏剧评论家卡巴列夫斯基在《真理报》写了《古老文化靑春》评论文章,赞扬越剧“善于把古典歌剧最丰富的悠久的传统同现代戏剧创作的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爱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形式”。塔斯社一则消息中说观众称赞《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位德国作家在《晚报》上发表文章说,“人们虽不通语言,然而能懂得一切,它能在无法分割的一瞬间,使人们的心坎里感受无比的欢欣和无穷的悲愤,这是何等的艺术杰作……我见识了完美的艺术,它是那样的简洁而真实,如同人类心灵的镜子.
1959年2月17日至4月3日,根据中越文化合作协定,由上海越剧院组建的中国越剧团赴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在河内、海防等9个省市演出28场,观众逾20万人次.
1959年、1961年上海越剧院分别赴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从60年代初开始,上海越剧院、卢湾越剧团、静安越剧团还多次到香港、澳门演出,受到港澳同胞热情欢迎。上海越剧院还曾赴新加坡、泰国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1960年12月23日至1961年1月26日,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的名义,首次赴香港演出.
1961年7月14日,由中共浙江省委主办,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在杭州饭店招待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党政代表团,周恩来总理陪同观看,观后会见了徐玉兰、王文娟。金日成主席当面邀请该剧访问朝鲜。8月17日,由上海市委外事处主办,上海越剧院徐玉兰主演的《打金枝》,在友谊电影院招待加纳总统恩克鲁玛。9月8日至10月18日,应金日成首相邀请,上海越剧院二团以“中国上海越剧团”名义,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朱光任团长,袁雪芬任副团长,章力挥任秘书长。其中《红楼梦》特为庆祝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作了演出。金日成、崔庸健等朝鲜党政领导和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以科兹洛夫为首的苏共中央代表团,观看了演出。10月下旬,中国上海越剧团访朝演出归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团人员。又偕同齐燕铭、王昆仑,陪同剧团同志参观北京清朝恭王府遗址。刘少奇、周总理均看了汇报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合影留念.
1962年12月底至1963年1月中旬,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率领上海越剧院徐玉兰、王文娟,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朝鲜唱剧《红楼梦》的排练进行辅导。金日成在首相府接见徐平羽、徐玉兰、王文娟,并合影留念.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