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韩宝仪的痴情的爱歌词是什么 你必须知道的经典歌曲大鉴赏

2015/10/18 13:22:07 作者:W1-huang… 来源:女物娱乐网
韩宝仪是台湾一位柔情派歌手,在台湾与邓丽君、高胜美、蔡琴齐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曲《粉红色的回忆》曾响彻中国大街小巷,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放着...

从业经历
早年经历
韩宝仪原名江琼娟,1965年生于台湾,有两个哥哥,四个姐姐的韩宝仪幼年时期便有一副好嗓子。她过人的天赋自幼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1981年高中毕业后开始在一些琴行和西餐厅唱歌。在台北做驻唱歌手期间,跑遍了台北各大场子,也受到了热烈欢迎,逐渐引起了唱片公司的注意。
同年,江琼娟经台湾《民生报》的记者介绍到了台湾心声唱片,为她取艺名为“江岳霖”,成了蔡幸娟的师妹。台湾心声唱片和新加坡皇星全音当年有合作关系,心声负责唱片制作,皇星全音负责在港台新马等地发行。很快,江岳霖的首张专辑《乌溜溜的眼睛》出版(香港版名叫《十七十八少年时》),走的是当时台湾流行的清新民歌路线。这张专辑收录了江岳霖9岁时即拜的名师吴晋淮的作品《月娘半屏圆》,并以其接班人的身份踏入歌坛;另外亦邀著名音乐人慈恒为江岳霖量定作《乌溜溜的眼睛》,特别合适声音如黄莺出谷的江岳霖。
1985年,心声唱片公司倒闭。心声唱片公司经营不善是意料之中的事,82年之后,台
湾民歌运动已经没落,罗大佑、苏芮、黄莺莺等个性歌手已经冲击并引领乐坛机新潮流,心声唱片还让江岳霖走清新女生的民歌路线,显然已经过时,企划不力可见一斑。
心声唱片公司倒闭后,江岳霖和蔡幸娟的唱片约一起转给了新加坡皇星全音。1985年间,江岳霖在新加坡皇星唱片灌录了上百首歌,多是翻唱老歌和民间小调,包括日文歌国语歌,但因为制作粗糙,混响失误(即B版歌),当年大部分并未出版,后来收录在1995年皇星出版的《柔情极品》系列1-5集CD中。而韩宝仪在后来的访谈中认为,这些几天就录制完的专辑歌曲,制作完全不考究,纯粹是为了卖钱。
进入大陆
1986年经台湾《民生报》一位记者推荐,韩宝仪与新加坡风格有限公司签约。在风格期间韩宝仪发行了近三十张唱片。张张畅销。韩宝仪的歌唱事业达到了颠峰。红透了东南亚和中国及港台地区。
1987年,中国广州音像出版社首次引进韩宝仪的专辑《粉红色的回忆》。当年的销量就突破了三百万。韩宝仪成为首位个人专辑销量在中国大陆突破三百万的港台歌手,也因此韩宝仪获得了“三百万人的偶像”的雅称。当时“有录音机的地方就有韩宝仪的磁带。”之后,广州音像出版社继续引进韩宝仪的卡带,一盘比一盘火。每张都卖几百万盒。并且同时将《粉红色的回忆》不断再版,1997年广州音像出版社再次再版时,发布官方数据:韩宝仪的《粉红色的回忆》1987年—1997年十年累计销量突破二千万张。
1988年前后,韩宝仪在风格公司的安排下,在新马多次举行歌友会,受到了新马一带歌迷的热烈欢迎。频繁的发片和繁重的宣传工作让本已虚弱的韩宝仪吃不消。公司要求韩宝仪在台湾发展歌唱事业,她拒绝了。因为她希望台湾成为她一个远离纷扰的休息地。天生安逸的她也因身体原因推掉了四十场演唱会的邀请。
1989年,中国广州音像出版社社长及广电局高层远赴新加坡,为韩宝仪颁发白金唱片奖和金唱片奖,以示鼓励。
1990年,韩宝仪的专辑在中国大陆销售过火,因不明原因,当年韩宝仪的专辑在中国大陆没通过审批。《爱我多深》在新马发行时,却未能在大陆出版。
离开公司
1991年,长期
辗转于新马台的劳碌奔波。使韩宝仪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折磨,最终以“精神上的病魔甚至超过了身体的病魔”而离开风格公司。韩宝仪在风格公司的四年时间里,发行的唱片张张大卖。期间,韩宝仪风靡一时,成为时下年轻人的偶像,风格公司也因韩宝仪唱片的大卖而实力大增,成为新马最大的华语唱片公司。但自幼体弱多病的韩宝仪的身体也受到了巨大摧残。

回到台湾后,经过几年的休息,韩宝仪的身体逐渐得到了恢复。并于1993年与男友结婚。婚后,应先生的恳求淡出歌坛。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