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7》当前,小片必死
4月16日,张艾嘉在深圳宣布《念念》推迟上映,理由好简单:“《速7》太猛,我深深了解观众喜欢看‘热闹’。有《速7》和《念念》摆在你们面前,你们一定会先看《速7》。但我希望大家明白,这样的选择会让中国电影发展的步伐放慢很多。”的确,《速7》当前,哪怕范爷韩庚[微博]也充满危机感呢,何况是初次当导演的伊能静?所以说,贩卖爱情故事的“女王静”这回有一半是败在“选档期”的技巧上了。
“拼盘爱”,无人爱
网上黑《我是女王》的影评基本上都冲着“剪辑凌乱”而来。电影讲述以宋慧乔为首的三位女性与众帅哥之间的感情纠葛,不外乎为钱、前途、自我与理想等纠葛的挣扎。三个人三个故事,彼此之间缺乏明显内在逻辑,“唯一的牵连可能是当事人彼此认识,所以可以互相倾诉。”
这种剧本的形式被业内称为“拼盘式爱情”。有评论认为:“拼盘爱,因为屡见不鲜所以已经没有任何新鲜感了。”因此,当剧情缺乏想象力和吸引力时,再好的演员和演技都挽不回观众的心。
选角年龄大,观众不买账
有网友毒舌《我是女王》是中年版的《小时代》,都是以美貌的主角配华丽的场景打造一个个爱情故事,但其中的主角由46岁的伊能静率领34岁的宋慧乔、36岁的陈乔恩、48岁的邬君梅来演,的确让90后观众有点出戏,“不是她们不美,而是我们和她们就不是一个时空里的人,你让我们怎么产生联想?”
处女作电影上映被骂,伊能静哭了。除却为自己的心血鸣不平、惊异于陌生人的恶毒外,还有一层欲说还休的悲哀:为什么我的故事我的感受得不到你们的认同?是的,《我是女王》中处处都可寻“女王静”的个人经历。宋慧乔的角色,从职业到经历都和生活中的伊能静对号入座。而陈乔恩、邬君梅从弱到强到最后选择自我的心路历程,又何尝不是伊能静从知性少妇到失婚自强的角色转变经历?如果说,初次执导的电影遭遇票房滑铁卢是伤及了钱包和导演前途的话,那么融入到电影细节中的感受被挑剔、被排斥甚至被嘲笑就伤及自尊和内心了。所以,伊能静的难过可想而知。
其实,女导演乃至一些初执导筒的男导演都容易在处女作上陷入“半自传”的自拍模式中而不自知。比如张艾嘉的《心动》、《新同居时代》、《20 30 40》 乃至《念念》,都是她在不同时期的心路写照。又比如赵薇[微博]的毕业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女一号“郑微”从性格到行事模式都有赵薇的影子,还有李玉、许鞍华、《岁月神偷》罗启锐[微博]张婉婷组合、《麦兜》系列谢立文麦家碧组合,他们以自身感受为卖点的作品中,明明白白地贩卖着自己的生活故事、感受观点,这是优势、也是局限。
世界上最伟大的编剧是真实的生活。然而,要将个人生活融入光影中去,需要很高的艺术造诣,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否则,就是自娱自乐,自己流了一脸的泪,观众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