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最新二人转短剧全集 向你展示汉族民间文化

2015/11/4 22:20:54 作者:M-zhangy… 来源:女物娱乐网
二人转短剧全集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所以其表演台词中带有一些乡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转内容并不以俗色酸为主、二人转的戏词中有很多都是和“评剧”“东北大鼓”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

国际交流
二人转第一次出国是在1951年。受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战略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性演出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著名二人转舞蹈家马力在老艺人艾小辫、李文清指导下编排了二人转扇子舞《扑蝴蝶》,1951年赴北京中南海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赞扬,同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获得金质奖章。
1953年3月,黑龙江省文工团演员李泰、胡景岐参加东北赴朝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演出了二人转《三只鸡》,反响强烈。随着1954年6月中国和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两国文化交流也逐步增加。1954年7月,东北文工团在欧洲演出了二人转扇子舞,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高度赞扬。1974年12月,辽宁省丹东歌舞团的二人转演员陈莹、姜亦亭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演出二人转《女队长》。这个时期二人转参与的国际性演出虽然不多,但促进了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展示了东北地方艺术的风采,并且为以后的国际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二人转参加的国际性演出大量增加,并且开始参与带有比赛性质的国际艺术交流活动。1989年7-8月,由崔凯担任领队、马力担任导演的辽宁地方戏艺术团一行15人赴日本富山参加第三届国际青年演剧节。代表团分别来自31个国家,中国的二人转节目作为压轴剧目博得了满堂彩。考虑到“二人转”一词较难翻译,中国代表团使用了“东北地方戏”一词,恰好与该演剧节的学术讨论题目“区域性戏剧的国际理解”相吻合。由于组委会规定演出时不设同步翻译、不打字幕,并且观众的语言、文化、风俗各异,中国代表团面临的挑战很严峻。8月5日晚7时50分,辽宁省地
二人转代表人物:赵本山先生
二人转代表人物:赵本山先生
方戏艺术团在富山县民会馆登台亮相。首先出场的是王秀芬和潘长江表演的《猪八戒拱地》。红火俏丽的歌舞吸引了全场观众,潘长江戴上“假鼻子”,有节奏地随音乐煽动起猪耳朵,两位演员的手绢绝活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潘长江成功地运用戏曲身段,生动地表现出猪八戒可气又可爱的性格。在十三分半的节目中观众鼓掌八次,创造了本次演剧节剧场效果最强的记录。黄晓娟、何广顺表演的《十八里相送》深情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二人优美的舞姿令观众赞不绝口,黄晓娟的双扇舞受到好评。李静、赵本山表演的《马前泼水》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泼辣刁妇和两个男人的故事。演出完毕后演员三次谢幕,有人上台献花,许多外国演员上台与中国演员合影。最后李静、潘长江获个人演技奖,何方涛获得服装设计奖,艺术团荣获集体银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