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仓健在世时,人们在高仓健的身背后仍鞠躬行礼,不是“组织出的‘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张艺谋今天连说对高仓健“我非常景仰他”不会是“违心”的……
高仓健要送人东西,往往非常自然和随意。比如他送给张艺谋衣服和手表。都是自己先穿戴在身上,在谈了几个小时要分手的时候,才随意说:这件衣服我穿着不大合适,可能你要合适些,要不你试一下。试了之后,高仓健就让张艺谋带走。一开始张艺谋还不以为意,后来发现,衣服明显是照着自己的身量订的,而手表也是照着张艺谋手腕的长度调好了。高仓健比较高,手也比张艺谋粗一些。几个小时里,他就这样带着一块很紧的手表,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和张艺谋聊天。他一切都准备好了,你甚至都不知道他从何处得知你的尺寸,但他怕你难为情,觉得礼太重,或者没有带回礼,就这样让你舒服地,让你觉得这是朋友之间很自然地转让,而不是一次隆重的赠礼。
“默默地,守望地,不打搅,但你又能感受到这种丰沛的、古典的情谊。”张艺谋说,每次见到高仓健,他都不觉感慨,礼仪和真意融合起来,是一种极为强大的人格力量。古代的君子,亦不过如此。
张艺谋的着装风格,大概可以以高仓健的建议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基本上就是凑合,瞎穿。张艺谋的注意力不在这上面。直到高仓健跟他建议,作为一个国际性导演,虽然有自己的性格和倾向,但是着装若有些许讲究的自己的风格,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此后,张艺谋果然注意起来。他有视觉审美上的优势,日常的穿着,看起来仿佛不经意,但搭配极为舒服精致。高仓健送给张艺谋的衣服,风格和张艺谋自己的选择非常接近,看似普通,在不明显的地方,有精心跳脱的设计。
张艺谋在日本的王子酒店咖啡厅和高仓健坐着谈话,高仓健侧背对着大厅,而张艺谋斜对着大厅。在他们谈话的一个多小时里,张艺谋注意到,来往的人,只要认出了高仓健,都站定,隔着十几二十米的距离,向高仓健鞠躬后走开,而高仓健根本看不见。张艺谋感叹:“他在日本是电影皇帝级的人物,地位极尊。虽然你知道这些,但你亲眼看到,无论是电影后辈,还是普通路人对他溢于言表的尊重,还是震动的。”
在酒店跟高仓健告别后,张艺谋一行人回屋收拾行李、打电话、安排各种事宜,到酒店的停车场一通装车之后,车启动,驶出停车场,就在车拐弯的地方,车上的人突然发现,在停车场挺偏僻的一个角落,高仓健正给驶出的张艺谋一行鞠躬送行。张艺谋赶紧给高仓健身边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回答说,高仓健在告别之后就到了停车场等候,张艺谋掐表一算,三个小时。那时候高仓健八十岁。张艺谋很愧疚,早知高仓健还没有离开,什么行李不行李的,哪有那么多破事儿,怎么能劳动他在空气污浊的停车场等这么久?
“所以后来我就不敢见他。他对你的这种礼遇,作为后生晚辈来说,觉得接不住,情分太重。但对他来说,一切都很自然。他就是这样的人。”张艺谋说,每次去日本,都不想惊动他,怕麻烦他,劳累他,不敢去打招呼,但不去呢,心里又过意不去。
张艺谋对高仓健身上的一件事描述得非常详细。1989年,高仓健在拍摄《情义知多少》的时候,母亲去世。全日本的媒体涌到高仓健的老家,拍摄葬礼。高仓健并没有在葬礼上出现。媒体一片骂声,有的说得非常恶毒。
葬礼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守墓地的人发现墓地边上有一辆车,根据车上的雨滴和落花判断,车已经在那里停了几个小时了,车窗开着,里面一个人,正对着高仓健母亲的墓地痴望。守墓人突然意识到这就是高仓健,疾步走过去,车窗无声升起,车轻轻离去。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