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由波斯传入,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所以俗称喇叭。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
到了近现代,唢呐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构造
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1993年,由著名管乐演奏家郭雅志先生发明了唢呐“活芯”装置,令传统唢呐奏出半音阶、十二音体系,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
唢呐活芯,其内管连有气牌和气嘴,并有螺栓槽,套上一弹簧,插在外管中,外管侧面有螺纹孔,再套上一个微调套管用螺栓螺母,从套管长孔穿过拧入螺纹孔,再进入内管的螺栓槽,用螺丝螺母调正内管之伸缩距离,嘴唇压缩气嘴以后,使内管缩短其音程,于是每个音孔可吹出半音,增加唢呐之音量范围,可吹奏各种变调乐曲。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