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女时代》中,整部电影的g.c,就在校庆大会上女主角林真心为男主角徐太宇被诬作弊打抱不平,走到台前故意违反校规,自请违纪处罚,而男神、好友、同学乃至校花情敌,都各自挺身而出,用自请处罚来表达对不合理规章制度、不人道教育方式的抗争。当全体同学集体起立,林真心倔强而坚定地说出:“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是谁,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自己的样子”,这部电影就超越了对个人青春的怀旧回忆和浪漫书写,开始从“青春”之中,寻找一种改变的力量。
尽管这场教改二十年来的得失功过始终存有争议,但这一运动确实使台湾教育从基础教育大锅饭、高等教育精英化的僵化局面解放出来,一定程度上开放了普通民众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通道。对于台湾教育改革的反思性表达,则成为台湾青春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而置于社会运动大潮下的个人情怀,也因增添了历史厚重感而更显真实,并顺理成章地与当下勾连起来。
“抗争”不仅指向制度,更指向自身;不止停留在青春里,还延续到走入社会后的一地鸡毛之中。“反抗成熟”是台湾青春电影的又一思想脉络。《那些年》的结尾,在新郎“你们想怎样吻新娘,就要先怎样吻我”的玩笑话后,柯景腾扑上去深深亲吻新郎的一幕,用一种疯狂的方式宣布,青春并未在功成名就中被埋葬,在成熟世故后被压抑,它仍然潜藏心底,给告别青春后平凡生活以力量。在《我的少女时代》中,这种表达更为直接,一份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的工作,一段不被在乎的感情,让成年的林真心过着表面光鲜实则痛苦的生活,好在她最终选择潇洒递上辞职信、甩掉男朋友,“人不需要在一个不在乎你是谁的地方浪费自己的人生”,下一个转角,你总会遇到“真心爱你”的徐太宇。
陈玉珊的“大数据”造就了小IP的胜利。《我的少女时代》除了几位大咖的友情客串,几位主演全都是相对新鲜的年轻面孔,而原创剧本也出自名不见经传的新编剧与导演陈玉珊的个人故事。如果用时下盛行的IP概念来看,是个不折不扣的小IP。然而创作团队却用一种圆梦般的细致令青春往事重现,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就做过问卷调查,询问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当时听什么音乐?逃课去哪里?最讨厌的女明星?最喜欢的男明星?”这和大陆电影资方聘请咨询公司来调查哪些元素赚钱、靠水军“遛粉”来检测哪个艺人有票房号召力的做法相比,高下立判。